背景: 阅读新闻

定窑研究——宋代窑炉及烧成气氛






[日期:2014-06-12] 来源:《定窑研究》  作者:陈文增 [字体: ]

宋代窑炉尚未发现其立体成品,只能从俯视看其底部断面。灶坑(炉坑)、灶堂(烧成室)都非常小,焰火通过灶堂流动,去向空间分布有若干火口,稍事曲迥然后绕向烟囱。从所仅见的定窑窑炉看,宋代尚未见到倒焰窑产生。因此说宋代定窑窑炉作为一种早期的烧成设施,在当时发挥着巨大作用,同时具有科学性和艺术性。从唐、五代烧成瓷器偏青色来看,早期定窑窑炉体积小,有效容积约为2--3立方米左右,民间窑体积更小。烧成室以及灶坑应窑炉大小而设,尤其烧成室所分布的焰火道流通性差,不可能均匀地通过窑内空间而作用于各个部位,导致局部烧生、过火、烟熏现象常有发生。此前笔者所提到的唐、五代定窑烧还原焰,北宋烧氧化焰的理论,恐怕要作重新分析。据推论,唐、五代定窑并非有意烧还原焰,而造成器物呈色偏青的主要原因为窑炉建设、形式、烧成习惯所致。其中窑炉体积小,焰火不畅是形成其呈色与质量的主要因素。由于宋代定瓷生产目标不外乎一个白色,这一时期主动烧还原焰向偏青色靠拢,恐怕有悖逻辑之道。 

    北宋以来,随着窑具技术等一系列改进,窑炉体积相应变大,这时窑炉有效容积可增至3--5立方米左右(见彩图)。灶坑、烧成室的焰火处理较前有了改进,焰火道由原约5个增加到约12个,通向窑主体及边角处均有效采取控制和疏解手段,以保证窑体焰火的有效辐射以及温度的均匀分布。这时北宋定窑白瓷达到了一个新的理想境界,形成了白中泛黄现象。加上北宋孔心匣钵、盘形支圈、环形支圈(详见拙文《定窑匣钵、架支设计艺术及其功用》)的辅助,定窑出现了历史的全新。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
相关新闻       定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