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定窑研究——铭文文化考证






[日期:2014-06-19] 来源:《定窑研究》  作者:陈文增 [字体: ]

 

    铭文文化源远流长,精深博大,不可低估。有据可查、有迹可寻的是6000年前(约公元前4040年一2240年),山东大汶口出土的陶器铭文日、火、山(见图),自上古结绳而后,可以说这是中国最早的文字记载。当然,严格地讲,陶器文字与陶瓷铭文是两种概念。然而,不论是记载、镌刻,或是在器物上表现哪一类文辞,在先民生活中并没有明确界定。所以,笔者以为这就是中国最早的陶瓷铭文。

 



山东大汶口出土
日、火、山铭文
 

    大汶口文化以降,至西周、战国时期,其纪事和表现性铭文已出现在当时的陶器上。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新颁并规范通用小篆,使用文字在此前象形、会意、指事的基础上渐趋统一。至汉晋隶书、楷书及行草书的出现,陶瓷铭文书体,更加丰富、多样化。唐宋以来,定瓷铭文已蔚然演绎为一种广泛的文化现象。诸如新官等(见图)荟萃历史,纵览古今,林林总总形成了中国陶瓷铭文的独立体系。



“官”字铭文(曲阳县定窑遗址文物保管所藏)
 


“新官”铭文(曲阳县文物保管所藏)

 

    讲铭文文化,首先与社会政治、经济分不开。唐、五代定窑为创始与过渡期,北宋为成熟期。以北宋为起点,赖以强大的政治与经济基础,定窑从烧成工艺到形制特征,健步登上新台阶。定窑开始由内销转为内外销两条渠道。一时间,定窑历史地扮演着当时名窑瓷都的角色。朝野上下无不慕定窑威名,而生景仰之感。时有御前世胄,达官显贵纷纷订作,并加铭款,以示庄重。居以现北镇村(旧时称龙泉镇)以南法兴寺处,即为官窑驻地,正是为宫廷上下烧造瓷器及铭文用瓷之所。现遗凤纹、龙纹器皿大都出于此处,还有一些瓷器进入宫廷后,由玉工錾刻,诸如奉华聚秀禁苑德寿等题款。据冯先铭先生考证,大都为宋代宫殿用名。民间窑更不示弱,为有效融人当时瓷器销售的经济大潮中,也是为生意隆兴而打造品牌,更是为自家作坊铺垫实力,是时民间窑以蜂涌之势与官窑相抗衡,尤以精湛技艺、精美瓷器为世称道。但当时皇帝是否也向民间窑采集宫廷用瓷,按理说是有可能的。笔者怀疑,一些无款瓷器,进入皇宫,由玉工錾刻铭款的有可能大部分为民窑所制。猜测终归为猜测,尚有待于新的发现再论证这一问题。所见金代民窑的张记刘六郎范铭皆含此义。

    定瓷铭文即这浩瀚的中国古陶瓷文化之一束小小浪花,既闪烁着它美丽的瞬间,又映示着它久远的历史光华。记述和昭然着定窑瓷器在每一历史时期的文化特征和艺术格调。自历史上定窑第一把火成功地点燃后,铭文就已无条件地打上自己的烙印,就已经成为人们研究这一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乃至民俗宗教不可或缺的佐证。通过这星星点点支离破碎的文化积累,再造了中国整个陶瓷文明及艺术大观。形成社会意识形态领域里的一种文化观念和艺术思想,无时无刻不在推动着我们民族灿烂的文明在历史长河中奔腾向前。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
相关新闻       定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