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定窑研究——铭文形成方法






[日期:2014-06-19] 来源:《定窑研究》  作者:陈文增 [字体: ]

    定瓷铭文的方法各有不同,固所形成艺术格调也就各异:(1)烧成前瓷场窑工在坯体上镌刻。此种铭文方法,由于坯质较软,运笔(刀)阻力小,笔画运转挥洒,能够得心应手,较能有效地表现其书法艺术。这类铭文瓷器,不论公用私用,均有用户向窑场预订。(2)于成品瓷器上进行錾刻。这种铭文方法难度较大,因在瓷器上使刀常受到瓷器壁面的遏制。其坚硬的瓷壁不可能允许錾刀往来随意,因而不得不采用榔头(小锤)敲击,故形成字体笔画时深时浅,斑驳迭出。当然,这种方法的不易也显示出了它的艺术魅力。好的錾刻师依然能作出理想的铭文。(3)在成瓷上施以墨书。纵观历史文物,这种铭文并不少见。墨书位置,以瓷器造型功能为依据,进行空间选择,或倚左右,或居中。纪念性铭文,往往选择其不易磨损的底面或据有掩饰性的部位,因为大多铭文的目的在于记载、纪念,而不是做为一种装饰去让人欣赏。另一种装饰性铭文,比如古人诗句、格言、箴言类,则视其形体位置尽量考虑装饰效果。其二是不易于长期保留,这类铭文,虽然好看,但易于脱落,尽管书写时墨色掺人一些粘合物,但终归不如镌刻铭文能保留长久。(4)印戳。按铭文要求,制成阴纹或阳纹印戳一枚,印戳文字为反刻,以使打印后成正字。这种铭文使用一般在修坯后,趁湿打印在器物底部。另有一种是先将印戳打在预备的泥片上,然后按印戳大小切割方整,背部刷泥浆贴在所制器物底部,这类铭文在定窑中较少见。

    定窑铭文除具有不同錾刻方法外,其字体也各有所别。大致分为楷、行、草、隶、篆等几种体式。在诸多书体铭文中,不论使用什么字体,均以实用为目的。最常见的是做为一种装饰出现,内容一般为圣哲诗文、礼义道德方面的格言等,可供清赏的雅辞丽语。其次为装饰陪衬,这种铭文类似于中国书画的题款,它主要是对器物装饰纹样的强调及阐释,抑或说对瓷器本身功用的说明,抑或底部刻款以标示器物内部纹饰内容及风格等。这类铭文常会有记事、纪年与作者名讳双重意义。除以上所刻两种形式外,大量的铭文则不外乎纪年、记事、记名一类。此类铭文或甄别于专用与通用,或甄别于官与民,或甄别于雅与俗,可谓界限分明。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
相关新闻       定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