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谈建盏的美妙花纹






[日期:2014-10-17]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字体: ]


    建盏的窑变花纹,由于变化多端,古今中外的学者曾经给予不少命名,但见仁见智,至今未有统一的命名分类。其实,以宋代的文献记录为基准,结合考古出土品和传世实物的资料,还是能够梳理清楚的。南宋时期建阳人祝穆在他编撰的《方舆胜览》一书中,曾经进行过概括性的分类,原文写道: 
    “兔毫盏,出瓯宁之水吉。黄鲁直(庭坚)诗曰:‘建安瓷碗鹧鸪斑。’又(蔡襄)君谟《茶录》:‘建安所造者绀黑,纹如兔毫。’然毫色异者,土人谓之毫变盏,其价甚高,且艰得之。”
    在这一段记载里,祝穆除了总结前人所见的兔毫盏、鹧鸪斑碗以外,又另外发现了“毫色异者”,并从建窑产地的“土人”那里得知这一类碗叫毫变盏,可谓真知灼见。所以,建盏的窑变花纹,在宋代已划分为兔毫、鹧鸪斑、毫变三种类型,目前为止的考古发现和传世实物,也都在这些范畴之内。
    1、纤纤细细兔毫纹
    是建窑最为流得的品种,在黑色釉层中透露出均匀细密的筋脉,形状象兔子身上的毫毛一样的纤细柔长,故而得名。呈现的色彩有灰白、灰褐、黄褐、青蓝、蓝灰等,民间有俗称“银兔毛”、“金兔毛”、“蓝兔毛”等。其中又以焕发银色光芒、纹理流畅的最为名贵,日本京都国立博物馆收藏的一件建窑束口碗就是这样一件珍品。该馆收藏的另一件建窑撇口碗,形体雍容大度,青蓝色兔毫纹之间有指压状的毫变纹,独具一格。
   


    2、点点滴滴鹧鸪斑
    数量仅次于兔毫,但形态富于变化,令人扑朔迷离。宋代文献中,最早记录此类花纹的,是北宋初年陶谷《清异录》:“闽中造盏,花纹类鹧鸪斑点。试茶家珍之”。清代光绪年间寂园叟(陈浏)《陶雅》说:“兔毫盏,即鹧鸪斑。鹧鸪斑痕宽,兔毫针瘦,亦微有不同”。认为兔毫与鹧鸪斑只是毛宽窄的差异,因而把二者混为一谈。20世纪50年代,由于建窑遗址中未发现兔毫纹以外的鹧鸪斑碗标本,又有人认为鹧鸪斑是江西永和窑的独特风格,《清异录》记载的“闽中造盏,花纹类鹧鸪斑点”,应为永和(吉州窑)之误,试图否定建盏鹧鸪斑的存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建窑遗址中相继发现带斑点和粗线条状的花纹碗。于是有的学者认为带斑点的就是《清异录》所记载的鹧鸪斑,也有的认为粗线条状的也是鹧鸪斑,因为它们都类似于鹧鸪鸟羽毛上的斑点和条纹。对此,景德镇陶瓷学院的熊寥博士在他撰写的《中国陶瓷与中国文化》一书中作了如下的辩证:
    “鹧鸪鸟的羽毛,通体不是呈现一种风貌,它的背羽为紫赤相间的条纹,外观同鹌鹑、沙鸡相像,胸羽白点正圆如珠,为其它鸟类所没有。”“宋代文人心目中的‘鹧鸪斑’,不是指鹧鸪鸟的黑白相间的条纹,而是指其胸部遍布白点正圆如珠的羽毛,因为这种胸部散缀圆珠白点的羽毛,正是鹧鸪所独具的风韵。对此,唐宋文献也有记载。唐·刘恂《岭表录异》:‘鹧鸪……臆(即胸)前有白圆点,背上间紫赤毛,其大如野鸡,多对啼。’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志禽》曰:‘鹧鸪大如竹鸡,而差长,头如鹑,身文亦然,惟胸前白点正圆如珠,人采食之。’宋朝学者范成大在这里讲得很清楚:鹧鸪鸟除了胸前正圆如珠为其所独具外,身上其它羽毛,如鹌鹑类似”。
    熊寥博士的见解,是很有说服力的。鹧鸪是我国南方常见的鸟类,福建民间谚语有“山食鹧鸪肉,海食马交鱼”,我们对至今仍生活于闽北一带的鹧鸪鸟进行观察,其体似山鹑而稍大,通体的羽毛都呈黑色,分布着许多卵圆形的白斑,其中又以下体的斑点较大。这样看来,鹧鸪羽毛黑地白点的外观突出了其主要特征,正是宋代建窑工匠经常观察而获得的深刻印象,因此启发了他们的创作灵感而烧制出类似花纹的黑釉白点碗盏。所以,用于比喻建盏此类花纹,其构成要素应落实在斑点上,宋代文献记载的建窑碗鹧鸪斑,应是斑点而不是条纹,无论斑点的疏密或大小。正如兔毫纹的呈色有多种变化一样,鹧鸪斑也不一定全都是白点,也允许有多种色彩,这是实际的情形。陶谷编写《清异录》时,已经注意到了其中的差异。原文说:“闽中造盏,花纹类鹧鸪斑点。试茶家珍之,因展蜀画鹧鸪于书馆。江南黄是甫见之,曰:‘鹧鸪亦数种,此锦地鸥也。’”在这里,陶谷谓“花纹类鹧鸪斑点”,“类”是关键,即类似,而不是纯正的鹧鸪斑点。黄是甫又把建盏鹧鸪斑与蜀画上的鹧鸪相比较,认为花纹与鹧鸪之一种的锦地鸥相类似,锦地鸥是何等模样今人不得而知,但它与闽地通常所见的鹧鸪鸟,在斑点纹分布形态或色彩上有所不一样,这是可以肯定的。
    在国外,尤其是日本,14世纪以后,有关茶道茶具的著述中,描写建盏斑点花纹时,出现了“油滴”、“曜变”、“星建盏”等命名,此类的名称,则均不见于我国宋代的文献记录,它们仍然应归入宋代文献记录的鹧鸪斑范畴。但是日本人的有关命名,近代以来也被我国陶瓷著述所应用,似乎有约定俗称的倾向。考虑到这些因素,我们在进行重新分类时,区别为正点鹧鸪斑、类鹧鸪斑油滴、类鹧鸪斑曜变三种形式。
    正点鹧鸪斑  斑点呈圆形或卵圆形,呈银白、纯白、卵白色,圆点较大,分布较疏朗而错落。日本东京静嘉堂文库收藏的一件建窑撇口碗,足底刻划“新”字铭文,灰黑胎,黑釉厚聚至腹底部垂流成滴珠状,釉面白色斑点不论其尺寸、外观都与鹧鸪的黑底白斑的胸毛极相似,是一件标准的鹧鸪斑建盏。1988年在建窑水尾岚遗址出土的一件黑釉碗残器,足底刻“供御”铭文,通体施黑釉,呈现黄色兔毫纹。碗内釉面上施有大的和小的椭圆、圆形斑点,呈白色状如珍珠,中央珠点比较密集,周围则比较疏朗,显然是人工以毛笔蘸白釉点上去的,属于二次施釉性质,与通常一次性施釉窑中自然烧成的有所不同。宋代著名文学家黄庭坚有“纤纤棒,研膏溅乳,金缕鹧鸪斑”诗句,鹧鸪斑建盏的出土,由此获得了实物的佐证。
   
   
     类鹧鸪斑油滴  斑点大小不一,呈银灰、灰褐、黄褐诸色,分布或密集或疏朗,状如沸腾的油滴,又好像水面上滴上许多油珠一样,熠熠生辉。日本国文部省收藏了一件建窑束口碗,灰黑胎,挂青黑厚釉,釉水垂流至底足,釉面呈现银灰色密集斑点,与鹧鸪斑相类似。日本德川美术馆收藏的一件建窑束口碗,灰黑胎,挂蓝黑厚釉,釉面呈现细小密集的斑点,在底釉的映衬下犹如夜幕中的繁星,俗称星建盏。
   
   
     类鹧鸪斑曜变  圆点散布稀疏,而且有数点相聚合成虫体状,焕发出彩虹般的光芒,由于具有特殊的光耀色彩变化而得名。日本静嘉堂收藏的一件建窑束口碗,色彩异常绚丽,通体施有光泽的黑色玻璃质釉,釉层表面有很多大大小小的凹凸。碗内层的斑点是黑色的,没有光泽。斑点内有一部分呈黄白色,在斑点的周围和中间则呈现青白色,有些地方还带青紫色。曜变斑广布于碗内壁、形状不甚规则,排列也无规律。外壁上也可见到很弱的青紫光彩,这种光彩是从器表薄膜状的黑釉表层中闪耀出现的,能够随着所视方向移动而移动,被形容为“神秘的光芒”。斑点和青紫色光彩是曜变的基本特征,它是一种特殊的鹧鸪斑的变异品种,在日本国收藏品中,此类标准的曜变建盏仅3件,建窑遗址中也罕见此类器物出土。
   

    3、艰难得之毫变盏
    按祝穆《方舆胜览》的记录:“然毫色异者,土人谓之毫变盏,其价甚高,且艰得之。”这段记录,一向未引起后世研究者的注意。随着现代考古发掘出土品的问世,此类花纹的建盏获得实证。根据祝穆记录的情形,此类花纹应该具备三个特点:1、它是一种毫毛状的花纹,不同于通常的兔毫;2、它的花纹呈色与兔毫常见的呈色不一样;3、它的数量很少。
   
   
    1990年5月,在大路后门北宋晚期出土的一件完整的束口碗,使今人第一次见到了它的真实面目。原报告是这样描述的:“在有光泽的黑中透蓝的底釉上流徜着一道道鲜艳的黄色釉彩,二种釉色形成强烈的对比,耀眼的美丽色彩,给人以美的享受。此种釉纹的出土是建窑窑工的杰出创造,为建窑黑釉瓷的面貌增添了光彩”。但原报告把它定名为“鹧鸪斑”釉纹碗,不符合鹧鸪斑圆点状的特征,名不符实。又有的学者把它叫作铁锈斑,所谓铁锈应该是褐色或绿褐色的,所以这种定名也不确切。它实际就是宋人祝穆所见的“毫变盏”。据出土实物可知,它的花纹呈色是黄的,鲜艳夺目,它的形状呈不规则的长条形或片斑状,尾端向下流淌如毛发,犹如雏鸟尚未生长齐整的绒毛,均匀地散布在碗内外周壁的黑色底釉上。
    1990年在大路后门窑址采集的另一件束口残碗,花纹呈黑红相间的辐射线条状,与窑址出土的碗相类似,也应属于毫变盏的一种类型。
    1993年9月,在福州市北大路工地北宋中期至南宋晚期地层中,出土一件黑釉束口碗,口沿呈褐色,外腹施釉不及底,铁黑胎,釉面有橙褐色斑,口径3.8厘米。黑色底釉上灰蓝兔毫纹与橙褐色条斑纹相间,是建窑产品,无疑亦属毫变盏类型。
   
     
    如此看来,毫变纹的主要特点是:呈条形或片斑状均匀散布,色彩有黄、红和橙褐色。
    1990年的窑址发掘,出土有一批带彩点、彩斑的器物或残片。带彩点的皆为黄褐釉上蓝绿色圆点,是未烧成品;带黄斑似花瓣纹的酱褐釉则是半成品。这些带彩点、彩斑的是二次性施釉,即在施黑色底釉的器体上,再施一次彩点或彩斑的釉,其釉药构成成份,与釉有所不同。前者烧成后,应呈现鹧鸪斑纹,后者则呈现毫变纹。显然,二次施釉所进行的装点釉斑,是为了模仿一次施釉自然形成的花纹,而加以改进追求花纹取得最佳状态的手法,它出现的年代应比一次性施釉的花纹要晚。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