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山东博物馆开展《大河上下——黄河流域史前陶器展》






[日期:2016-02-12] 来源:中国瓷网  作者:绿宝石 [字体: ]

   

    由山东博物馆与甘肃省博物馆联合主办,同时协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青海省博物馆、河南博物院、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单位共同举办《大河上下——黄河流域史前陶器展》在山东博物馆开展。

“卍”字纹长颈彩陶壶 马家窑文化 约公元前3200-公元前2000年 青海省博物馆藏


    展览展出各类陶器精品186件(组),全面展现了新石器时代山东乃至整个黄河流域辉煌灿烂的史前文化。

    此次展览展期三个月,将从2015年12月26日持续至2016年3月26日。


    展览共分生活序曲、艺术绝响、文明华章、制作工艺四个部分,展出展品共计186件(组)。其中,省外文物精品多达126件(组),仅博物馆藏品中一级品就达到60多件,堪称黄河流域史前陶器精品的大荟萃,充分展示了整个黄河流域史前陶器面貌,展现黄河流域灿烂悠久的史前文明。


    黄河流域作为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史前文化较为发达。上游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由大地湾文化、仰韶文化发展到马家窑文化。黄河上游先民聚落从小大到大,并且在中心聚落初步显示出城镇化的迹象,发现的大型礼仪性建筑,表明甘肃东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黄河中游新石器中晚期由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发展到龙山文化,特别是陶寺文化时期,黄河中游的先民以龙为图腾,文明的社会化进程很快,在与周边文化的社会与征战融合中,联合南方、东方诸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一起奠定了中原文化,即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根基。


    地处黄河下游的山东,从目前已知一万年前的扁扁洞遗址,到后李文化、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岳石文化等,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序列。其中的大汶口—龙山文化时期,生产力发展达到新高峰,物质财富丰饶,等级制度出现,文明社会逐渐形成。陶器作为古代文明的重要载体和史前物质文化的具体体现,反映出黄河流域史前社会的发展状况,同时也是社会进步和文明发展进程的外在表现。代表着史前先进生产力的陶器制作精美、造型古朴,成为件件精美绝伦的艺术品,直到今天仍然熠熠生辉。




    考古发掘证实,龙山文化时期章丘城子崖、临淄桐林、邹平丁公、五莲丹土、日照两城镇等地均发现了大型的龙山文化城;莒县陵阳河遗址、邹平丁公遗址先后发现了刻在陶器上的符号和文字。此外,以蛋壳黑陶为代表的快轮制陶达到了极高的水平,“黑、光、亮”成为龙山文化陶器的典型标志。海岱地区史前制陶技术高峰阶段的成就,可以看作是黄河流域文化成就的一个缩影,当之无愧地代表了中国史前制陶业发展到巅峰时期的制作水平。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