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寿州窑”黄釉瓷的形成与发展






[日期:2016-02-26] 来源:网络  作者:绿宝石 [字体: ]

 

寿州窑窑址

“寿州窑”地处现在的安徽省淮南市上窑镇,隋唐时这里属寿州辖制,故得名。现经发现的隋唐窑址主要分布在上窑镇的东小湾、马家港、外窑、余家沟和泉山、徐圩、三座窑等地,共有10多处较为集中的窑口,是唐代著名的黄釉瓷产地。它与越州窑、鼎州窑、婺州窑、岳州窑、洪州窑并称为“唐代六大名窑”,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寿州窑”始烧于南北朝,这时期的瓷器的胎体总的来说胎坯较厚重,质粗,坚硬,少有光泽,素面少纹,胎色灰青、施青或青中带黄及黄绿釉,击之清脆有声,吸水率低,耐火度为1200℃。但早期青釉产品的胎体比唐代中晚期的黄釉、黑釉产品的胎体要细。如隋时管家嘴的青釉瓷胎质较细腻,玻化程度较细,凝结度也高,有光泽,呈青灰色。中晚期黄釉和黑釉器的瓷胎显得粗涩,呈淡红或黄红色,胎泥一般未经淘洗,含有少量的白色或铁黑色砂粒,形成大小不等的气泡。正因为寿州窑器物的胎土未经淘洗,比较粗糙,为了弥补这一缺陷,匠师们在器物的胎胚上先施一层瓷衣――种质地细腻的白色瓷土,谓之“化妆土”,再在瓷衣上施釉料,以使其表面光洁,增加器物的美感,提高产品的质量。寿州窑是较早使用 “化妆土”的窑口,主要器型有豆、碗、瓶、罐、盏等。至隋朝时,陶瓷以青绿釉为主。胎身厚薄适中,内施全釉,外施半釉,并出现了划花、贴花、堆塑等装饰方法,又新增了高足盘、壶、奁盒、钵、玩具等器形。这时期的陶瓷业逐渐发达,对“寿州窑”瓷器的形成与发展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唐 寿州窑黄釉执壶

寿州窑所用的原料,是采用本地的丘陵山地蕴藏着的丰富的瓷土矿,包括釉料、化妆土、燃料等。瓷土被当地称做“老土”、“钳子土”、“拌子泥”,有黄、灰白和棕三色,可塑性强,烧结后为黄白色,耐1250℃的高温。化妆土的原料亦是当地生产的“焦宝石”。釉料则是采用山上、河中的“山釉”、“河釉”加工配制而成。由于烧照采用还原、氧化和先还原后氧化等不同的烧制次序,釉色呈青、黄、黑色,皆用蘸釉法施釉,釉面高低不平,薄厚不均,器物的下腹和底足露胎,釉厚色浓,釉薄色淡。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又一鼎盛的时代,陶瓷业在此期间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产品种类增多,产量逐渐增大,造型线条也明显地变得更加具有艺术性,胎体圆浑厚重,肥而不臃,胎色灰白泛青黄,釉色也由单纯的青绿釉逐渐向黑釉、绛黄和黄釉转变……。

唐中期,“寿州窑”的生产规模、品种质量达到了最鼎盛。这个时期的寿州窑黄釉瓷不仅畅销于两淮及长江中下游地区,并经扬州港口行销至日本、朝鲜、菲律宾、印尼等东南亚诸国。美丽的黄釉瓷深受士大夫们所喜爱,他们将寿州窑黄釉瓷视为珍贵的艺术品去收藏。与此同时,黄釉瓷文具用品、茶饮用品也备受他们的青睐,这些都促使寿州窑黄釉瓷艺术向更高的层次发展。

寿州窑瓷器的工艺是以中原地区制造技术,结合地方制瓷方法和原料的特点而设计制造的,其工艺水平在南北朝、隋、初唐时期均属中等。至唐中期,随着黄釉的大量使用,制造技术达到了最高水准。这时期的胎体白中泛黄,胎体中氧化铝(AL2O3)含量达到22~30%,二氧化硅(SiO2)的含量为60~68%,属于典型的高铝低硅质瓷胎,因而出现了相当数量的薄胎、质坚、音悦耳的黄瓷极品。在装饰手法上有划花、印花、贴花、堆塑等,题材上选用单弦纹、复弦纹、莲花卷草纹、人物、动物、鸟兽纹、云龙团纹等。

黄釉瓷进入晚唐时期,由于社会动荡不安,产品制造工艺逐渐衰落,仅生产一些百姓日常使用的碗、盏、缸、注子、筒瓦、瓷枕之类的生活用品,这时的釉面厚薄不均,再加上南方窑口的不断兴起,寿州窑黄釉瓷至此逐渐衰落并消失……而非常类似宋代定窑名贵的“紫定”,且比“紫定”出现要早二百多年的唐代寿州窑的绛红釉,因未能得到普遍的应用,也随寿州窑的衰落而被淹没了。  

唐 寿州窑黄釉渣斗

唐代渣斗与唾壶相比较,唾壶颈口大,盘口可贴合器盖;唐代渣斗的颈口细小,利于茶水与茶渣的分离。如镇江市煤球厂出土的寿州窑黄釉渣斗(见图),高9.3、口径12.8、底径7厘米。圆唇,口沿呈漏斗形,束颈,口颈小,扁圆腹,平底。胎浅黄色,全器施釉,底部无釉。

唾壶又称“唾器”,用于盛装唾吐物,卫生用具,早在汉代就已出现,六朝大量烧制。唐代唾壶形制出现较大变化,演变为口沿呈漏斗形状,称其为渣斗,功能除保持原来的功用外,兼用作茶器。

2006—2009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对蓝田县五里头村北宋吕氏家族墓进行发掘,出土了数十件渣斗,在一件铜质的渣斗内发现残留的茶叶,从而推断,这件铜质渣斗是一件茶器,是用来盛放茶渣的。 

“寿州窑”自上个世纪60年代在上窑镇被发现后,引起中外古陶瓷专家、学者的高度关注。他们为探索这一兴盛百年的黄瓷古窑而纷至沓来……,通过实地考证,发表了大量的学术研究报告,为黄釉瓷的再度兴起埋下了伏笔。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