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南昌海昏侯墓出土文物在首都博物馆展出






[日期:2016-03-04] 来源:华夏第一收藏  作者:佚名 [字体: ]

     

      近日,因丰富无匹而名声大噪的南昌海昏侯墓出土文物,在首都博物馆与北京观众见面。在亮相的441组件海昏侯墓文物中,详实的物证揭开墓主人身份——西汉第一代海昏侯刘贺。

  据悉,下一步相关部门计划将海昏侯墓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并促进遗址建设和江西旅游发展相融合,打造国家5A级景区。

  考古专家与观众们互动

  昨天早上8点多,首都博物馆北门外观众已经排起了长队。市民张大爷说,他们通过团体提前预约的方式前来参观展览,因为几个要好的朋友平日里都对考古有着浓厚的兴趣,想第一时间赶来“尝鲜”。

  首展当日预约到的1000名个人可谓相当“幸运”。在展厅里,海昏侯墓考古专家组副组长张仲立与现场观众展开了互动交流,这其中不仅有年过七旬、热爱文物的老者,也有20多岁、从事拓印工作的年轻人。

      从事拓印工作的小李对此次的海昏侯展表现出极为浓厚的兴趣,讲解起墓中出土的“大刘记印”等文物更是头头是道。他对记者说,因为一直都比较喜欢拓印的工作,所以及时关注了海昏侯展的相关动态信息,“得知能来首都博物馆参观时,我第一时间就预约了。今天不仅在现场看到了能证实墓主身份的印章,还能与考古专家面对面交流,非常开心”。

  另一位长期研究古代货币的文物工作者也和同事在第一时间来参观,他表示,他最感兴趣的是马蹄金、铜钱等货币类的展品,“在现场看到后的确非常震撼,其保存的完好程度,以及当时工艺的精湛程度都超乎想象,且数量之大令人震惊”。

  如何证明墓主人为刘贺

  昨天上午9点,在首都博物馆礼仪大堂内举办了南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成果新闻发布会,考古队相关负责人介绍,经证实,墓主人身份确系西汉曾经历王、皇、侯三种身份转变的汉废帝、第一代海昏侯刘贺。在出土简牍奏章和内外棺金饼的墨书题记上,分别有明确的“臣贺”款,而在墓主人棺内更是发现了“刘贺”二字玉印一枚。

      国家文物局江西南昌海昏侯墓专家组组长信立祥介绍,出土文物中包含着能证明刘贺身份的“证据”,其中包括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各3项。第一重证据来源于出土的木牍。木牍上是墓主生前写给汉朝皇帝的奏折,“海昏侯臣贺”、“陛下”、“呈太后陛下”、“元康四年六月”的字样依稀可见。其中“贺”字直接指明墓主其人是第一代海昏侯刘贺,“元康”正是汉宣帝刘询的第三个年号,这与刘贺做海昏侯的年代相符。

      第二重则是一批金器。在一块墨书金饼上,考古队员发现了模糊的“海昏侯臣贺……元康”等字迹,这是墓主每年八月进贡朝廷之物,正贴合了西汉的酎金制(酎金制要求有封地的侯和王,按照封地的大小和人口数量,在每年八月祭祀时给朝廷献上黄金)。

  第三重是刻有“刘贺”二字的玉印,这是证明墓主身份的重中之重,是最直接的证据。2016年1月17日,在开启内棺之时,考古队员在墓主遗骸痕迹的腰部位置发现了一枚白色玉印,上面刻有“刘贺”二字。目前印章尚未提取,因此没能在这次展览中现身。

  据了解,在此次展览中虽然看不到海昏侯的私印,但本次展览展出了其他可以证明墓主身份的文物。在第三部分“刘贺其人”中,首博专设了一个展柜,内有出土漆器、木牍以及铭文内容的照片,同时还会通过文献对它们进行对照、解读,从而佐证墓主身份的论断。此外,记录了墓主身份的墨书金饼也在“刘贺其人”展区展出。这件文物价值巨大,不仅仅是因为它含金量达99%之多,更重要的是它上面的墨书题记是对西汉酎金制度的首次实物印证。

      我国酿酒史或提早千年

  海昏侯墓迄今已出土一万余件文物。汉代流行“事死如事生”的观念,海昏侯墓有北、东、西三个回廊,回廊的功能分区十分清晰,有钱库、粮库、乐器库、酒具库、衣笥库、武库、文书档案库、杂具库等。

  墓葬中还出土了大量金器,其中金饼285枚,马蹄金48枚,麟趾金25枚,金板20块,是迄今我国汉墓考古发现金器数量最多、种类最全的一次,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金饼上的墨书,也从侧面展现了当时西汉的酎金制度。

  在此次首博的展馆内,一对雁鱼灯在海昏侯墓出土的多种灯具中最为夺目。它们结构精巧,造型雍容。最外是两片弧形灯罩,可慢慢转动从而调节灯光的亮度和方向。灯火燃烧产生的烟气则会通过“导烟管”大雁的脖颈排入雁腹,溶于腹内的水中,从而保持室内空气的洁净。迄今为止,这种造型的灯具仅在山西平朔、襄汾与陕西神木各出土一件。

      此外,一件被推测为蒸馏器的器物,其内部所残留的物质经检验大部分为芋头,如果这件文物真的是酿酒之用,那么中国酿造白酒的历史将提早1000多年。

      据首博官网介绍,此次展览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 惊现侯国

  一伙盗墓贼的贪婪,打破了小村的宁静;一个及时的报警电话,揭开了2000年前侯国的神秘面纱。经过五年的抢救性科学考古发掘,一位历经王、帝、侯三种身份,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刘贺,一个我国迄今发现保存最完好、布局最清晰、结构最完整的西汉列侯墓园——南昌西汉海昏侯墓,一座烙刻着王侯印记的古城——紫金城,一个被历史尘封的侯国——南昌汉代海昏侯国,正一步步清晰地显现在世人面前。

      第二部分:王侯威仪

  汉代追求“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的丧葬观念,厚资多藏,器用如生人。因此,汉墓出土的文物以品种多样著称,这些文物向人们传递了那个时代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诸多细节,为考古学家还原汉代历史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南昌西汉海昏侯墓标准、完整的墓葬形制及丰富、独特的随葬品既印证了那个时代的丧葬习俗,反映了当时皇室贵胄的政治制度和日常生活,同时也是当时社会手工艺技巧和艺术发展趋势的集中体现,我们从中不仅能窥见西汉贵族的奢华生活,更能领略巍巍大汉的雍容气度。

  第三部分:刘贺其人

  经过历时五年的考古发掘工作,南昌西汉海昏侯墓所发现的多重证据最终确定墓主为西汉第一代海昏侯刘贺。

  身为西汉皇室成员的刘贺经历了王、帝、侯的起伏跌宕,仅做了27天皇帝。文献对其“荒淫无度”的表现有多处记载。南昌西汉海昏侯墓的发掘让我们得以在史书之外,从物的角度,用全新的视角重新审视刘贺其人其事和那段风云变幻的历史。

  第四部分:保护共享

  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文物保护和考古发掘工作相辅相成、紧密配合。全新的工作理念、先进的文物保护技术、可靠的支持保障,确保了保护工作的权威、科学、规范。全国范围内相关领域文物保护专业力量云集于此,使得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成为检验和展示我国科技文保水平的一个重要舞台。

  有助于研究西汉侯国

  江西南昌海昏侯国考古发掘队队长杨军介绍,这次考古发掘工作,使用了目前最先进的考古技术和文物保护技术,调集了全国各地考古和文物保护领域相关的专家学者,可以说代表了目前我国考古领域的前沿水平。

      考古发掘前,专家花费了大量时间对周围5平方公里的区域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考古调查,并对海昏侯墓及其墓园进行重点钻探。然后,再针对墓园及其要素构成的基本特点,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和推进考古发掘工作,待条件成熟后再启动主墓发掘。

      从发掘意义来讲,海昏侯墓实现了多个“之最”。它是目前我国迄今发现的保存最好、结构最完整、功能布局最清晰、拥有最完备祭祀体系的西汉列侯墓园。海昏侯墓是我国目前发现的面积最大、保存最好、内涵最丰富的汉代侯国聚落遗址,属于重要的国家级历史文化遗产,对研究西汉侯国历史具有独特的重大意义。海昏侯墓的发掘将中国千文一贯币制推至西汉年代,在主椁室西室被发现的漆器屏风表面有孔子生平的文字以及孔子画像。考古专家表示,这可能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最早的孔子画像。

  海昏侯墓葬区将申遗

  据了解,考古发掘队在对刘贺墓园及其周边区域进行考古调查和勘探时,发现了花骨墩、祠堂岗、墎墩山、苏家山等几代海昏侯的墓园,以及数十处贵族和一般墓葬区,还有面积达3.6平方公里的海昏侯都城紫金城城址。

  以这些遗址为核心构成的海昏侯国大遗址单元,面积达5平方公里,是我国目前发现的面积最大、保存最好、内涵最丰富的汉代侯国聚落遗址。

  相关负责人表示,将邀请当今国内最具实力的专家参与发掘和保护,并正在积极筹建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管理研究机构,相关的遗址博物馆和考古遗址公园正在筹建之中。“下一步最主要的计划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并促进遗址建设和江西省旅游发展相融合,打造国家5A级景区。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