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揭秘:古玩收藏骗术秘笈






[日期:2016-09-06] 来源:华夏第一收藏  作者:佚名 [字体: ]

     

      古玩不打假,对错凭眼力。这条古玩行流传下来的潜规则,给了古玩骗子一个心安的借口。同时,他们也信心满满,因为祖师爷曾教导过:哪里有贪婪,哪里就有骗子的饭碗。忽一日,偶在墙角得一书《古玩骗术秘笈》,翻看一二,不知所云,不知所终。遂摘录贴至此以飨网友,这拼凑之物少不得会让大家贻笑大方,恳请实战派藏家补充指正,也希望对新入手有些许警惕作用。

      一、懂装不懂——以弱取胜

      此乃入门级之街头骗术。对藏品描述时,一副我是农民我不懂的老实面孔,比如:明明写有年款的祖传瓷器,偏不识字,活生生等着您来捡漏;明明市面标价上千的东西,这里三五百可以成交。利令智昏之下,大有贪便宜的买家自投罗网。

      二、每件藏品一定要有故事

      每一个骗子一定是一个出色的故事家,这是骗子的基本功。从藏品来历介绍起,不是老城拆迁、挖地种菜、刨土烧砖给挖出来的,就是家里祖传多少代的。挥泪让出原因不是家道中落急用钱、就是另有隐情贱卖给你捡漏。你如果要了解更多,大约可以聊上三天三两宿。

      三、挂羊头卖狗肉——图片战术

      这种骗术多适用网上。一种是以新仿或各类大家不了解的物品蒙混过关;又或者从网上盗取他人图片,更又甚者,拿着馆藏图片叫嚣,东西看上去没问题,价值比较高,但实际没货;第三种是真假掺着卖,就看买家眼力如何了。

      四、人情把戏——直汇坑爹

      在网上交易中,很多相熟的买卖双方会采取“无成本支付”这种直接汇款的交易方式,全程凭借个人信用在维系。这时,就有骗子钻了空子采取“人情把戏”,先让对方在一系列小额交易中尝到减免成本的实惠,建立信任后碰上大额交易,款一收到立马删帖走人。消失在茫茫网海中。“先养猪,后杀猪”,大约就是这种玩人情把戏的伎俩。

      五、人海战术——马甲互顶

      马甲分身术是线上骗子最常用的伎俩。通常会先把高仿东西发到论坛上来,然后其余几个账号一起评论。此物如何开门,漂亮,雅致。让否?等羡慕与赞赏的话。剩下的事情就剩下您上当了。再或者高仿中参杂数件珍品,然后让托儿用马甲账号将真东西便宜买走!然后马甲再发帖告知此人多讲信誉,发帖人再跟帖拍胸脯,如假包换。剩下那些高仿或者垃圾就等着眼拙的网友来“捡漏”了。

      六、“狸猫换太子”——海外回流的火漆印

      如今,市面上的海外回流文物宋元明清古陶瓷屡见不鲜。这中间:一为假古董,真回流、二为假古董,假回流、三为假古董,假出水。惯用招数一般是:先生产一批高仿品,然后做足海外寻宝、重大发现之类的文章,再将这些东西通过海关回国。藏品身上由此而被加盖的海关火漆印,就成真正的回流文物了。

      某师兄就是在一批据说来自海底打捞出土的青花瓷中,依据底足火漆印买了一件“回流品”,附赠的还有一张报纸,上面刊登有登载了关于“碗礁一号”被不法之徒盗捞大批瓷器的消息。店主曾悄悄地告诉朋友,这几件瓷器中就有“碗礁一号”的货。结果不久在网上发现,各地购买此赝品的不在少数,而那张报纸也是假的。

      七、“暗度陈仓”——学术包装

      古玩骗子中有不少衣冠楚楚的“文化人”,他们俨然已经脱离了初级骗子的街头气质,打着文化的幌子,将自己包装成“专家”。手中的藏品动辄“国内罕见、堪比国宝”,他们出书、办展、研讨会忙的不亦乐乎,而真正的目的无疑则是以学术的名义,将赝品暗渡陈仓给那些对藏品一知半解又迷信学术的“收藏新贵”。而这些新贵不久也醉心成为“国宝帮”。

      八、“明诈明骗”——鉴定专家

      比较起那些文化含量不高的伎俩,终会显得鬼鬼祟祟、躲在暗处,而最 “光明磊落”的明诈明骗当属那些把自己包装成“鉴定专家”者,靠眼力吃饭的技术实战派俨然比“文化人”更能忽悠初涉“收藏新贵”。Z君地产商,从媒体中认识了一位 “古玩鉴定专家”,在“专家”的帮助下,Z君买进了数件藏品。令人大喜过望的是,在买进的第二天,就有人登门出价为买价的数倍。经过一段时间“推心置腹”的交往之后,Z君虔诚地邀请其帮助收购古玩艺术品,投资额达上千万。直到某天专家消失了,他请来博物馆专家和资深藏家重新看货,结果真品率不足一成。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