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钧瓷的“铜口铁足”与“芝麻酱底”






[日期:2017-02-14] 来源:古玩元素网  作者:佚名 [字体: ]

 

苗长强钧瓷作品:双龙耳饰瓶

      钧窑以其独特的窑变效果,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是陶瓷发展史上的一个创造性突破。

      钧瓷之贵,在于它端庄古雅,胎骨坚实,雕工严整,线条明快的艺术造型。钧瓷在宋代为御用贡品,其造型充满了皇室威严肃穆,富丽堂皇的高贵气派和惟我独尊的王者风范。

      钧瓷名贵,除了它具备的艺术特征,是一种理想的陈列品之外,还在于它的烧制不易。一件钧瓷从采料、粉碎到设计、注浆、修刻、旋坯、对接、定型、上釉、煅烧等等,须经过七十多道工序。

苗锡锦钧瓷作品:天球瓶(2010年上海世博会展览原件)

      更重要的是器物上所呈现的“窑变”色泽,不仅和原料、燃料、釉料、炉温等等内在因素有关,而且和季节、气候、气温、风向等外界自然条件也有关系,烧制的难度之大,有“十窑九不成”之说。

      宋代钧瓷在继承唐瓷的基础上,着意仿商、周青铜器的特点,古朴典雅,装饰简练,线条明朗,具有强烈的民族风格和时代特色。在烧制过程中,釉面溶化下流,使脱边整齐,楞线舒畅,加之器底的芝麻酱色,形成了钧瓷“铜口铁足灯草边”的特殊装饰美感。

      “铜口铁足”和“芝麻酱底”是过去煤烧时钧瓷的一般特征,是钧瓷胎质的外在表现。

      “铜口”,是指钧瓷产品口部的颜色,由于多呈褐黄色,似黄铜之色而得名。“铁足”,是指钧瓷产品底部无釉处的颜色,由于多呈酱褐色,色深似铁色而得名。

      “铁足”的形成,主要与钧瓷的胎质和烧成气氛有关。

      钧瓷胎泥中含有一定量的铁质,在还原气氛下高温烧成,胎体的表面无釉处就会形成一层褐色,而胎体的内部则形成灰色,胎中铁的含量越高,形成的酱褐色和灰色就越深。此外,装烧时所用的垫饼往往用含铁量很高的耐火土制成,高温烧成时,铁质从垫饼扩散到底足处,也会形成铁足。

      当然,如果胎中的含铁量很少,或者不用还原气氛烧成的话,就不会形成铁足。例如宋钧官窑出土的瓷器中,有的足部胎体无论外观或是断面均呈黄色,就是烧成时气氛氧化的结果。

      “铜口”的形成,除与铁足的形成原因相同外,还与钧釉的“脱口”有关。

      在高温下,产品口部的钧釉由于流动而变薄,同时釉的透明度提高,可透过釉层看到胎体,凡是产品造型的凸棱之处都有这种现象,这就是常说的“脱口”和“出筋”。脱口之处由于釉层较薄,釉中的铜量、铁量较少而不会呈现红色和青蓝色,胎与釉反应的结果,就会呈现出褐黄色,即“铜口”。


     苗长强钧瓷作品:小天球

      “芝麻酱底”是指钧瓷产品底部类似芝麻酱的一种釉的颜色,也叫芝麻酱釉。

      这种釉起始于宋钧官窑,当时为皇宫生产的陈设类钧瓷,如各式花盆及盆托、鼓钉洗等,系采用环状支钉圈支住产品的底部入窑烧成,如果底部釉涂得与其他部位一样厚的话,烧成后留下的支钉痕就会太大,很不雅观,故上釉时窑工把底部的釉刮去,然后涂上一层很薄的稀釉,这种稀釉一般是青蓝色釉,由于釉层很薄,烧成时与胎表面反应而呈芝麻酱色。

      个别的也有涂一种酱黑色釉的,这种酱黑色釉的特点是光泽比前面所涂的稀釉要亮。涂芝麻酱釉的目的是为了掩盖产品底部大面积无釉的状况,使其美观。后来芝麻酱底就作为钧瓷的一种特征保留了下来。

苗长强大师讲解钧瓷新工艺的特点

      新中国恢复钧瓷生产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钧瓷产品的底部基本上都上有芝麻酱釉。但20世纪90年代以后生产的钧瓷就不是如此,有好多产品的底部无釉而直接露出泥胎的本色——“铁足”。

      钧瓷的“铜口铁足”和“芝麻酱底”也存在着窑变效应,由于温度或气氛的不同,使其颜色有所变化,如“铜口”可呈现茶黄色、深褐色,“铁足”颜色则有深有浅。

      传世的宋钧官窑产品当中,个别器型由于口部破损,后人有用金属铜包镶其口的,这种铜口与我们上述的“铜口”是两码事,不可混为一谈。

 

图片来源:绿宝石艺术陶瓷馆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