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永嘉坦头唐代瓯窑青瓷的基本特征






[日期:2018-01-06] 来源:社科院考古所中国考古网  作者:郑建明 周圣玉 许洁琼 张馨月 [字体: ]

 

葫芦形执壶

      永嘉坦头唐代瓯窑遗址出土的青瓷产品种类相当丰富,除各种类型的的碗以外,亦有大量的壶、罐、瓶、钵、盆、盒、碟、灯盏、盏、碾轮等。每一种器物通常又有多种不同的造型。

  碗主要包括宽圈足与玉璧底两种。宽圈足碗又包括侈口与敞口两种;玉璧底碗包括敞口斜弧腹与近直口深弧腹等。

  壶的造型最为丰富。有执壶、侧把壶、凤首壶、扁腹壶等。执壶按腹部区别有最大径在肩部的深斜弧腹壶、有最大径在中部的橄榄腹壶、有最大径在底部的垂腹部;按口分有直口壶、盘口壶、大喇叭口壶;按腹部的装饰分有圆腹壶、瓜棱壶、鱼形壶等。侧把壶有盘口扁腹与直口瘦长腹等。

褐彩执壶

鱼纹褐彩执壶

垂腹执壶

直口侧把壶

盘口侧把壶

凤首壶

  瓶有盘口瓶、葫芦瓶、敞口瓶等,均为深弧腹,平底。

葫芦瓶

  部分盆的体量极大,侈口外敞,深弧腹,近圜底,粗矮圈足,内有荷叶纹。

  钵比较有特色的是折敛口,宽沿上有多道条形纹,深弧腹,矮圈足。

  均为青瓷产品,质量上乘:胎质细腻坚致,呈灰白色而十分纯净,几乎不见气孔与黑色斑点等杂质。釉色极佳,以淡青釉为主,玻璃质感强,釉面晶莹,执壶、罐、瓶、钵、盆类大型器物多施满釉。

  从釉色上看,又可细可分成四种。第一种偏淡,呈淡青釉,开片现象较常见,裂纹呈黄色,因此开片密集处釉色泛黄,并易剥落。多数釉色较佳,有光泽,玻璃质感较强。

  第二种是青釉泛灰白色,主要见于带褐彩的壶上,釉色极佳,玻璃质感极强,很少流釉,器物通体施釉,少部分器物有较多的缩釉形成的针孔痕。

  第三种是一种翠青釉,主要见于划花敞口碗与荷叶纹的小盏上,通体施釉,釉色青翠,玻璃质感极强,基本不流釉。

  第四种是豆青釉,颜色较深,玻璃质感不强,釉色较差。

  以上四种釉色中以第一种釉最为常见。

水盂

  制法基本为拉坯成型,许多器物的内壁可清晰地看到旋痕。大型器物多分段制作,如垂腹圈足罐的圈足与器腹之间可看到明显的粘结痕。耳、流、把手也是器物制作好以后再拼接而成。器物制作技术成熟,器型规整。

  装饰以素面为主,少量有细线划花与褐彩装饰。

罐上的褐斑装饰

碗内的荷叶纹划花

  细线划花主要位于碗、盆、盏类器物的内底腹,题材主要是对称的四叶荷瓣。一般是器物底部刻划四瓣荷叶组成一个圆形,内腹部相对的位置有一张侧视的荷叶。荷叶的表现方法有两种,一种刻划清晰、线条流畅、造型工整,用粗线条勾出轮廓,用细线表现茎络。另一种则刻划较草,线条均较细而浅,图案不是很清晰。在大型盆的腹部与底部之间间隔以较小的荷叶纹。另外偶见底部刻划侧视的花朵,刻划清晰、线条流畅。

  少量器物上有褐彩装饰,主要是壶与罐类器物及壶类器物的盖。壶一般装饰于腹部,纵向等距三道,多不规则,有的呈近似于山字形、勾形、直条形等,一般从颈部开始,一直到下腹部近底处。罐类器物多位于腹部近口沿处,多呈圆形大块斑状。壶类器物盖上的褐彩一般位于盖面上,点彩状,多为五点,其中面上四上等分布、纽上一点。多数彩斑颜色较深,呈深褐色,偶见呈红褐色。

  此外亦有少量的器物做成仿生造型与装饰,如葫芦形瓶、装饰有鱼鳞纹的鱼形瓶等。

  永嘉坦头窑址是首次较全面地揭露了唐代瓯窑产品的基本面貌与特征:产品种类丰富;胎釉质量上乘;面貌上以浅白的胎体上施以各种彩绘瓷为最具特征,在国内同时期的窑业中独树一帜。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