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开片和纹饰的创新






[日期:2018-09-08] 来源:《龙泉青瓷|装饰研究》  作者:夏侯文 夏侯辉 [字体: ]

      夏侯文在哥窑装饰上的革命性成果,归纳起来有两大类型的工艺创造:一是在哥窑铁胎瓷器的开片中,进行镶嵌式的图案装饰,名为“哥窑肌理绘画”;二是通过“哥弟结合”工艺,在胎体和釉质的肌理研究上,寻找到一个既适合哥窑,又适合弟窑的中间配方,把哥窑和弟窑的不同泥浆混合,通过模具灌浆和色胎绘画,产生人工预期的纹饰图案。从现有的“哥弟结合”的成果看,其纹饰主要以动物题材居多,如龙、凤图案,还有一些抽象的纹饰。

夏侯文·哥窑龙纹扁瓶

      1.哥窑肌理绘画

      选择哥窑的坯胎,先是在湿坯上装饰一部分,然后待素烧后,再完成要装饰的全部,如同景德镇的斗彩工艺,进行两次施彩装饰,从而形成符合今人审美情趣的装饰风格。另一种,是在素烧后的釉坯上描上画稿,剔去釉层,填上或堆上各种矿物质或金属氧化物做色科(陶瓷釉上、釉下色料一般不适用,因哥窑是黑胎,不出色),采用多种技法或釉上或釉下或釉中,经1320°C高温烧成。色料与邻边的釉融合在一起,出现肌理变化,产生意想不到的窑变效果。这种技法,画面宾主分明,色调层次丰富,高雅大气,装饰效果强,最适合盘、碟、洗等有平面之器皿。

      这项研究始于20世纪末,1999年初夏侯文以诸多国外陶艺与材料装饰以及设计装饰肌理等科技理论为依托,跑遍中国南北,采用福建的高岭士、邯郸的斑化石、河南的乌釉、南京和秦皇岛的鹅卵石、龙泉的乌金釉和多种硅石,通过煅烧、粉碎,以它们为装饰色料,历经无数次试验,成效一次比一次好,始用大挂盘作为实验样本。龙泉地区瓷矿胎料的收缩率大,在17%-18%,尤其哥窑铁胎的胎骨较软,制作难度很大,他用鬲式折边48厘米大盘作器型,哥窑铁骨为胎体,成型后低温素烧800°C,浸哥釉,釉层厚2-3毫米,用中国龙作纹饰,待浸釉层干燥后,用铅笔绘上龙纹。然后刨去龙纹上的釉层,填上乌釉为底层釉,待干燥后再分别填上已试验成功的多种矿物质色科和釉料,使之深浅明暗搭配适当,经1300°C还原焰本烧后,装饰在龙纹上的各种矿物质起肌理变化,在哥窑胎体开裂不一的纹片上,盘龙昂首,显露筋骨,刚劲有力,气势磅礴,龙首、龙尾、龙爪和龙身各具色调,立体感强,即壮观又美丽,千变万化,神秘莫测。“哥窑龙纹盘”就此诞生,鬲式平折沿饰一圈褐色釉彩,于盘中龙首色彩呼应,沉稳匀称,作品在2000年杭州举办的首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暨工艺美术精品展博览会(西博会)上,荣获浙江陶瓷唯一的一项金奖,龙泉市政府还奖励他个人两万元人民币。

 
夏侯文·哥窑龙纹小盘

      类似龙纹盘的装饰佳作,还有"口径25.5厘米哥窑龙纹小盘”一与哥窑龙纹盘相比,图案更为生动,盘中是一上一下两条矫天长龙,图案活泼,矿物质颜料填充得分外细致,配料精当,龙身色彩淡黄加褐,周围云纹和爪、尾淡黄加红,色调轻盈,盘底开片纹饰细密,使得整个器皿精致、端巧。

      2.“哥弟结合”工艺

      “哥弟结合”工艺,是夏侯文在哥窑定向开片工艺上的另一大创新。即,利用哥窑和弟窑两种不同材质、不同的膨胀系数,以哥窑或弟窑瓷胎为主,利用它们不同的瓷土性能,产生新的造型,或在高温下产生肌理变化而形成纹饰或图案。这两种瓷土的有机结合,被称作“哥弟结合”工艺。

      哥窑和弟窑的泥料和釉料都是不同的,不同的釉料与不同的泥料结合会产生不同的釉色效果,烧成的温度和气氛也各不相同。哥窑胎釉收缩大,弟窑胎釉收缩小,如何找到合理的混合比例;如何将两种不同材质所呈现出的丰富颜色对比创造出新异的作品;哥窑黑胎、弟窑白胎开片各不相同,如何处理好适当的开片大小使之符合视觉审美的特定需要;哥窑的黑胎青釉和弟窑的白胎青釉烧成温度并不相同,前者烧成温度要低于后者,炉温的有效控制对哥弟结合的青瓷作品烧制有何影响.....这些工艺革新的重大课题,无疑给“哥弟结合”的龙泉青瓷带来了新的审美方向,在形式上丰富了龙泉青瓷的形态语言,也拓展了龙泉青瓷的美学形式,提供了创造多种多样造型的可能性。

      分析一下夏侯文的作品,就不难看出他的“哥弟结合”工艺实际有着两个不同的实践方面:一是造型途径, 二是纹饰途径。

      表现在造型途径上的“哥弟结合”工艺的作品,首推“双环石榴尊”。这是他1987年的作品,从中可以看出他对此工艺追寻的努力和劳动,工艺上,是找出一种既适合哥窑、又适合龙泉窑的胎料为中间层,两者黏合在一起,一种器型上显示截然不同的色相。造型上部口与颈,用弟窑荷花口型,浸弟窑梅子青釉,尽显千峰翠色;瓶身用哥窑,浸哥密釉,釉面布满龟裂纹片,肩的两侧装饰二耳双环,环是活动的,风吹铃动:下部的三条凸线起着平衡作用。整个作品“哥弟”结合于一体,庄重大气,彰显了龙泉青瓷的造型、材质、奇特的釉色装饰和工艺之美。

夏侯文·双环石榴瓶

      “石榴尊”的成功,给龙泉业界带来了积极影响,不少人纷起效尤,各有成功之作。如类似这种设计风格的作品造型,就有李成汉的“哥弟情”。“哥弟情”是哥窑长方体和弟窑圆柱体组合而成,均施梅子青釉,“哥” 高“弟”矮,两相牵手,中间部位上面圆把为弟窑,下面方把为哥窑,情深谊长,很好地诠释了“哥弟”本出一门的同宗之谊,形象而有趣。叶真的“哥弟俩”同属解析哥窑弟窑结合的思路,稍有不同的是作品稍为具像,以人体为器物之形,头部、胸部和臀部,开片哥窑体连袂稍矮之弟窑,青中泛绿的梅子青釉,和青中泛蓝的粉青釉,互为哥弟瓷体。这件作品的名称与李成汉的“哥弟情”仅一字之差,设计思路也比较一致,但其特别之处是,它是绞胎成型的,在哥窑体和弟窑体上均可见绞胎的工艺手法,颇为难得。王泽如的“哥弟双耳尊”上部和口沿及双耳部分为哥窑开片,下部为弟窑梅子青釉,开片纹路延伸到弟窑部位,自然结合,不露痕迹。

龙纹象形开片小贯耳瓶

      从夏侯文的探索和实践情况看,哥弟结合工艺,是更多的运用与纹饰面。从纹片的多样性、图案的美感度,以及成品率等方面比较,这项工艺的装饰方法,均远高于冷水开裂之法,为成功的工艺变革,也因此很快成为龙泉青瓷的从业者广为采用的开片方法。这种哥弟结合工艺所导致的开片纹饰,有天工窑变的不规则的纹饰开片,即“非定向开片”;更有人为之法的、预先构想特别的图案装饰效果,即“定向开片”。

       “定向开片”是“哥弟结合工艺”最为引人注目的成果。所谓定向开片,就是采用以哥窑或弟窑瓷胎为主(一般来说,多将弟窑的白瓷土融入到哥窑的紫金土胎骨之中),用另一种胎泥作装饰材料, 在素坯上或在模具上根据自己的构思,采取滚、划、挤、泼、点等手法,进行创作,犹如写意国画,渲染自然,奔放大方,使它们在高温下产生肌理变化,形成具像的纹片,烧成后,在同一器皿上,会出现大小不同的纹片,黑白分明。如白的纹片大,黑的纹片小,就是用滚的技法先用白泥浆浇在模具上即刻滚动起来,泥浆自然流动,面积有大有小,线条有粗有细,画面生动,装饰自然,是一种抽象艺术。通过这种工艺手段的变革,来追求纹片有规则的、有理性的变化,从而形成一定的图案,使哥窑产品从完全依赖窑变,转为人工干预,哥窑产品的装饰手段更为丰富,更具形象感和艺术性,具有别开生面的艺术效果。例如在哥窑紫金土的主体器皿身上,按绘画图案如龙、凤、虎、象等,加入弟窑的白瓷土,烧成后在纹片中凸显具体形象,这种工艺方法,可称为“象形开片工艺”,也可简称为“色胎绘画”。融合哥窑与弟窑的哥窑肌理绘画艺术,是龙泉哥窑全新的工艺表现,是哥窑有史以来从没有过的装饰手法,富有独特工艺效果的、新颖的、从里到外全新的装饰手段。典型器有:“哥窑龙纹小口瓶”,胎体采用哥窑与弟窑结合,灌浆而成,瓶体上的矫天的龙体是用弟窑泥浆所绘,烧成后纹片反差明显,黑白分明,线条纤细流畅,长圆的瓶体上配上小口,造型秀丽端庄,加上新颖的装饰图案,成为哥窑有史以来从没有过的装饰手法,给人以娴静、俏丽的美感;“哥窑龙纹扁瓶”胎体造型弯曲有度,线条柔美精细,继承并创新龙泉青瓷传统的龙纹装饰,打破单色满釉的做法,强化青瓷不同釉色的对比,使作品龙纹图饰清晰明朗,灵动有加,给人刚柔并济之感。与这种工艺造型和纹饰手段相似的器物,还有“哥窑龙凤纹小梅瓶”、“旋风的轨迹” 等,特别是“龙纹贯耳瓶”,古朴、端庄,为流行于宋代的瓷器瓶式之一,通体施月白釉,微呈青灰色,片地有灰有白,纹片开裂大小不一,对比强烈,中心部位的大片白地现出用弟窑泥浆所绘的一只昂首盘龙,气势磅礴,颇有视觉冲击力。

夏侯文·哥窑龙纹天球瓶

      高36.7厘米的“天球瓶”,其体圆部分用膨胀系数不一的白土画上龙纹,窑烧后纹样显露,龙身纹片大小不一,灰白分明,立体感很强。“堆龙纹盘”,在哥窑开片细密的圆盘中心,用弟窑白泥堆画出一只蟠龙,角、爪分明,细腻,有矫天之态。

夏侯文·哥窑龙纹将军罐 

      “哥窑龙纹将军罐”气势磅礴,硕大的六面体的将军罐罐体上,周身满布用白泥堆画出的盘龙,大的灰色纹片与哥窑褐色小碎纹片形成巨大的反差,形象突出,极具陈设效果……诸如此类作品的不断问世,使哥窑作品有了新颖而现代的艺术美感,出现了新的面目,釉面特征又增添了新鲜活波的图案,富有独特的工艺效果和新颖的艺术效果,是龙泉青瓷哥窑史上的一大创举,这是夏侯文对于哥窑工艺的贡献和装饰变化的努力。纵观哥弟结合工艺的图案类型,多具龙纹等动物纹饰,外溢出气势、威武,体现阳刚之美。

      夏侯文的努力开创了一条龙泉哥窑创作的新途径,继之而来的实践者也都有了许多类似的工艺作品:

      “哥弟混合梅瓶”,是用这种方法开裂成纹,在模具外浇洒弟窑泥浆,成不规则状,顺其自然流动,然后再注入哥窑泥浆,经烧制后,白胎部位开大片,铁胎部分开小片,呈现了产品的奇特效果,具有自然性。

毛正聪·珍珠梅瓶

      “珍珠梅瓶”,也是哥弟结合工艺不可多得的作品。它是在哥窑的泥浆的坯体上,用弟窑白泥精心勾点圆粒,烧成后,在开片的釉面上错落地排列着洁白的圆点,哥窑开片千奇百怪,不规则排列的圆点凸兀其间,如同在哥窑铁线中嵌满了珍珠,明暗相间,釉层丰厚,滋润如玉,质感细腻,创造出别具风味的装饰效果。

      “哥弟云鹤梅瓶”,利用哥弟结合的灌浆工艺,绘制不同色料于一体的云鹤图案,白泥的鹤身和黑纹的鹤脚、头、喙,开光圆周的黑白圆线,白泥的云朵,装饰相当精致,是成功的哥弟开片之作……

李成汉·哥弟情

      在哥窑装饰的革新中,这一工艺手段所体现出来的成果最为丰富, 其产品也最多,所以有人称其开辟了一个新的瓷种。值得一提的是,传世哥窑的数量不是很多,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和从业人员艰辛的努力,开片技艺为越来越多的工艺人员所掌握,出现了不少杰出的人才,以及相当成功的作品。而这些现代哥窑开片作品的质量、数量以及它的艺术品位,大大超越了从前,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艺术高度。

      哥弟结合工艺的纹饰

夏侯辉·浪纹小口瓶

      开片,除了上述的“定向纹饰开片”外,还出现“非定向开片”的纹饰变化的作品,主要体现在“绞胎”和“胎泥开片”上。

      “绞胎”又名“绞泥”,这种装饰手段是我国瓷器装饰手段中的一种,历史悠久,可上溯到唐代。龙泉青瓷的绞胎装饰源自别的瓷器窑口,在拉坏成型中将不同颜色的胎泥绞合在一起,如紫金土和白瓷土绞胎,在窑火中形成胎纹,烧制后呈黑白相间的自然纹饰,形成装饰效果。制作工艺程序为:用两种不同颜色的瓷土,如白色与红褐色两种瓷泥各如擀面一样制成薄片,将两种颜色泥片一层层摞压在一起,然后进行不同方向的卷、绞、拧、搓等,制成新的泥料,这种呈现混合交织的新泥料,具有各种纹理,如木纹、水波纹、编织纹、团花纹、羽毛纹等,可直接拉坯成型,或切成片状作镶嵌使用,最后上釉烧成绞胎瓷器。这种装饰纹理变化多,没有重复性,一器一样,具有相当的艺术感染力。

      绞胎的装饰工艺有多种,有全绞胎、局部绞胎、贴面绞胎、绞化妆士等,相对而言,龙泉青瓷的纹胎大多属全绞胎工艺。如果要想通过绞胎所形成的自然纹饰呈现一定的艺术表现力,或是要求具有自己设想的艺术特色,那就不是容易的事。事先必须熟知两种泥料的泥性和它们两者之间的配比,特别是要有充分的构想,有预想的图案或纹饰,否则就会事倍功半。

卢伟孙·天与地

      卢伟孙的“冬天的思绪”是一件有着先锋意识的绞泥佳作,制作时以弟窑泥为主,哥窑泥为辅,陶土在旋转的轮盘上产生的内张力及自然旋转的变化,使罐的上部、口部边缘形成丝丝弦线,玉润的釉色,青灰的色调,釉面上丝丝向上延伸的弦线浑然一体,静中求动。借助于直简圆罐的造型,表达作者的意趣人生,一切都融进这大凹凸里,为表达意境。在釉面上取得青、灰、白的和谐统一。这件作品荣获第五届全国陶瓷设计一等奖。他的另一件应用绞胎工艺的”天与地”瓶,上为绞胎,下为哥窑纹片瓷,上青为天,下浊为地,此为局部绞泥法和细密绞泥法。

      在毛丹阳的“拉坯哥弟窑绞胎碗”上,也可见绞胎的魅力,特别是在弟窑的两只碗外壁,褐色的几条泥纹,在白泥的映衬下,从碗口处和下腹处飘忽而过,有如神笔挥就一般,潇洒自然,有如天成。她的新作“和畅乾坤”罐,几道细细的红色绞泥在粉青的釉色上,飘逸自然,恰到好处,是不可多得的绞泥精品。

      再如丁绍杰的“绞胎碗”,碗内壁的长短泥线,是绞泥的痕迹效果所致,线条粗细肥瘦,如河岸水痕,断续处衔接自然,装饰味极浓。

      小口细颈大腹瓶“旋”,造型奇拙,一道道铁色瓷土,或粗或细,连贯或不连贯,盘旋而上,如行云流水,生动自然。

      陈少青的“天地云水间”罐,在顶端敞口部有浮雕云纹,会意云天,下端则是哥窑的开片纹,象征大地,瓶身部分用绞泥旋出细细的曲线,有如天地之间的云水弥漫,手法细腻生动,绞泥工艺也自然入扣……

夏侯文·哥窑龙纹小口瓶

      除了“哥弟结合绞胎”外,“非定向开片” 的纹饰变化,还体现在哥弟结合的“胎泥开片”上。这种工艺,与天工窑变开片一釉面与瓷胎不同的膨胀系数形成不同,也与二次加温用冷水冰裂的人工开片不同,而是哥窑瓷泥与弟窑瓷泥混合后所形成的不同肌理所导致的釉面开裂。这种哥弟结合工艺方法所形成的纹理开片,没有具象图案装饰效果,其纹线长短,片块大小,是胎泥不同的膨胀系数经窑变任意而成。其开片的艺术效果,与古代哥窑开片是一致的。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