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湖田窑陈列之:“成熟的烧成技术”






[日期:2020-10-29] 来源:景德镇民窑博物馆  作者:佚名 [字体: ]

 

景德镇民窑博物馆

      陶瓷被誉为“土与火的艺术”,因此,烧成是制作陶瓷器最关键的工序之一,无论多么优良的制瓷原料,无论多么高超的制作技艺,无论多么精美的陶瓷坯体,最终都要经过火的考验,都要具备成熟的装烧工艺和窑炉烧成技术。景德镇民窑借助于火的力量,把陶瓷艺术推向了炉火纯青、驾驭自如的境地。

      第一节 窑炉

      与事物发展规律一样,景德镇窑炉也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从不成熟到成熟的漫长的演变过程。从五代的土夯馒头窑到宋元的龙窑,从宋元的龙窑到明代的马蹄窑和葫芦窑,从明代葫芦窑到清代蛋形窑,一次又一次的窑炉形制变革,一次又一次的装烧技术进步,是景德镇陶瓷业蓬勃发展的工艺保障。

      一、龙窑

      因窑身为长条形倾斜砌筑,如一条火龙自上而下,故称“龙窑”。它一般依山坡而建,目的是利用山体的自然坡度增强窑室的抽力,控制窑内温度和气氛,并使火焰流向与窑身平行(属平焰式窑),故龙窑基本上不设烟囱。其前端低,为窑头和火膛之地;后端高,为窑尾。它的窑背或两侧沿窑长度方向每隔1米左右开一排或一对投柴孔,将燃料投入窑内火道中燃烧。龙窑的优点在于:产量大,烧成成本较低,结构简单,用费较省。但是,装窑、开窑的劳动强度大,而且某些窑位气氛和温度波动性较大,不易控制。

饶南龙窑遗址

      二、马蹄窑

      马蹄窑,由直焰式圆窑发展而来,属半倒焰式和全倒焰式窑炉。烧窑点火后,火焰从火膛喷向窑顶,窑顶封闭没有出路,而后壁的烟道(即排烟孔)和烟囱具有抽风力,火焰于是倒向窑室的后半部。这样就延长了火焰在窑内流动的路线和时间,从而可以充分利用热能,并控制窑内温度和气氛。

马蹄窑

      三、葫芦窑

      葫芦窑是首创于景德镇的一种窑炉形制。该窑由龙窑演变而来,中部内折,分前后两个窑室,前室高,后室低,且前宽后窄,前短后长,形如半只葫芦卧于地面。窑顶有十二个圆眼(即“天窗”),为投柴孔。排烟孔在后壁,后壁设有独立的烟囱。火焰从下攻上,火力从上透下。它克服了龙窑过长、不易控制温度和气氛的缺点。

      葫芦窑体形小,成本也小,适用于民间个体窑场,故在明代尤为盛行。

葫芦窑(明《天工开物》插图)

      四、蛋形窑

      蛋形窑,属平焰式窑,因其形状似半个鸭蛋卧地,故名。又因其烧窑的燃料为松柴,称“柴窑”。还因其首创于景德镇,俗称“镇窑”。它是明代后期由葫芦窑演变而来的一种窑炉形式,一直到民国都是景德镇烧瓷窑炉的主要形式。

      蛋形窑由窑屋和窑炉两大部分组成,其中窑炉建在窑尾的正中间,主要由窑弄、窑床、窑蓬、烟囱和窑位五部分组成;而窑屋用弯曲、粗大的杂木立柱,楼枋很密,每隔4-5米就一根,窑屋除中央建造窑炉外,其余的就见铺房、客房、阁楼以及楼下堆放匣钵的“落”。

      蛋形窑在构造、砌筑技术等方面,都具有许多独特和巧妙之处,对景德镇陶瓷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第二节 挛窑

      挛窑,是指砌窑、补窑的专业。从元代起,景德镇本地人魏姓就专司砌窑一行。到清嘉庆,魏姓改行,砌窑技术则由都昌人学得,后来都昌人又从事补窑一业。清末,景德镇出现挛窑店。民国时,景德镇有两家挛窑店,一在彭家上弄,一在龙缸弄,均由都昌人余姓把持。挛窑是技术性很强的行业,在制瓷的各行业中享有很高的威望。

挛窑棚

      第三节 装烧工艺

      一、五代支钉叠烧法

      五代,景德镇装烧窑具非常简单而原始,没有匣钵,只有支钉和垫柱。装烧时,先用夹砂的粘土做成高约10厘米的缸胎柱状物(即垫柱)为底座,用耐火度较高的粘土搓成小条,捏断成支钉,并沿碗坯足边粘附一定数量支钉,再把粘有支钉的坯件放在垫柱上,然后把足边粘有同样支钉的坯件一个一个地重叠起来,组成一柱后入窑焙烧,这就叫“支钉叠烧法”。其缺点是:1、火焰未与制品隔离,釉面污染严重;2、支钉破坏了制品的釉面及外观质量;3、窑温高,堆叠过多,制品足边易下陷并出现缺口。

五代支钉叠烧法示意图

垫柱(五代)

      二、宋代仰烧法

      到了宋初,景德镇出现了匣钵仰烧法。其流程如下:在窑床上按照一定规律排放若干垫柱,并在垫柱上放好漏斗状匣钵,匣钵内放入垫饼,用双手把坯件的圈足套在匣钵内的垫饼上,再把装有坯件的匣钵送入窑内重叠焙烧。这种装烧方法与五代的支钉叠烧法相比,更为先进:1、用匣钵装烧,把制品与火焰隔开,釉面不易被烟尘污染;2、一匣一器,使烧成的器物除足内涩胎外,釉面完整;3、使用匣钵,可充分利用窑内竖向空间堆叠制品,提高了窑内装载量,从而降低烧成成本。这是景德镇装烧工艺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

      三、宋代中期多级垫钵覆烧法

      北宋晚期至南宋初,景德镇为了缓解严重的原料危机,减轻“兴烧之际,按籍纳金”的窑税制重负,不得已采用了北方定窑淘汰的垫钵覆烧工艺。其方法如下:先用瓷泥做成内壁分作数级上大下小的垫钵,并在垫钵内的垫阶上撒上针状粉末(谷壳灰),以防坯件与垫阶相粘,再按器物口径由小到大、由下向上依次把坯体倒扣在垫阶上,最后将一个泥质的垫圈放在平底匣钵中,把扣好了坯件的垫钵放在垫圈上即可堆叠满窑。其优点:窑室单位产量有较大增加,降低了烧成成本。而缺点是:1、器物芒口;2、不能烧造社会需求量大的同一规格的产品。

宋中期垫钵覆烧装匣示意图

覆烧窑具——垫钵(宋)

      四、宋代后期的支圈组合式覆烧法

      由于垫钵覆烧法的工艺局限性,从南宋中期开始,景德镇就逐渐采用了一种更为先进的覆烧工艺——支圈组合式覆烧法。其装坯过程为:以大而厚的泥饼为底,将断面呈L形的瓷质支圈放在泥饼上,并在支圈上撒上谷壳灰,把坯件的芒口倒扣在支圈上。然后将30个左右的坯件与支圈,一圈一坯地依次覆盖,组成一个上下直径一致的圆柱体,最后再用稀薄的耐火泥浆涂抹外壁,以连接支圈,封闭空隙,即可叠压装窑。这种装烧工艺,不仅装载量高出匣钵仰烧法的4倍以上,还能烧制规格一致的产品。

宋代后期支圈组合式覆烧法示意图

覆烧窑具——支圈(宋)

      五、元代涩圈叠烧法

      为了解决覆烧法所带来的芒口问题,元代景德镇采用了涩圈叠烧法,专门烧制粗瓷。其工艺为:先把制品底心的釉面旋出一圈涩胎,再将上一个坯件的不挂釉的底足放在下一个坯件的涩圈上,依次重叠十个左右,再装入桶式平底匣中重叠装烧。

元代涩圈叠烧法示意图

黑釉涩圈碗(元)

      六、明代吊装法

      从景德镇一些明代窑业堆积物上看,其匣钵的内径与碗的口径相差不大,间隙十分狭窄,只有几毫米,当时工匠是怎样将坯体放入匣钵内的呢?经研究发现,他们发明了一种吊装方法:即用两股细线兜住坯件的腹部与圈足的交界处,把坯件吊起放入匣钵中,待坯件在垫饼上放稳后,再把吊线抽出。明代吊装法比宋元时期仰烧法多装匣钵20柱左右,装载量比宋代高25%左右。

明代吊装法示意图

      七、清代至民国仰烧法

      清代至民国时期,景德镇烧瓷窑炉为柴窑和槎窑,装坯分为装大器和装小器两种。其流程为:①装大器工人从坯房驮坯到窑里(装小器工人则从窑里将空匣挑到坯房)②整理匣钵;③清除匣内的积存物,再在匣内铺新渣,放渣饼;④将坯放在渣饼上(装大器需用吊线横托渣饼底部,吊进匣钵);⑤满窑工将装好了坯的匣钵以窑柱的形式,按窑位一排排的放进窑里,准备烧造。

竹篮装坯

      第四节 镇窑烧造流程

      一、满窑

      满窑是把装好坯胎的匣钵搬到窑内按窑位分行码好,并留出焙烧的空间(即火路)。它是烧窑的工序之一,是一项技术性强的工种。把桩要根据窑位的不同温度以及陶瓷的品种与粗细来精心安排好窑位,一般是前数行是粗瓷,中间为细瓷,前后又是粗瓷。然后由专司其责的满窑店和窑工按要求操作。

窑具——桶形匣钵(宋)

      二、烧窑

      烧窑是坯胎烧炼成瓷的全过程。旧式烧窑时间一般为16-18小时,分“烧上半夜”和“烧下半夜”两个班次进行。为了便于“叫驳”(交接班),窑工要上窑住宿。窑上有一神龛,窑工点火前都要祭拜窑神童宾,祈求窑业太平。烧窑分为溜火、紧火和闭火三个阶段,其中,溜火是指初烧时慢火,使窑内火力平衡;紧火是指加大火力,转入高温;闭火是指瓷器已烧热,停止投柴。把桩是全窑的生产指挥者,全面熟练烧窑技术,又叫“火头”。

      三、开窑

      开窑工职责是做好从窑内搬出匣钵、取出瓷件和清理窑室的收尾工作及烧下一窑的前期准备工作。它一般在歇火后第二天上午进行,先要在搭窑户到来之前揭下挡窑门的三根匣杪和所有小器的杪,摆好开窑凳,各搭窑户的装坯和看色(即选瓷人员)身披湿麻袋,手戴厚统套,冒着高温进窑搬出各自的匣钵,再取出瓷件交挑担工运回。其后,窑里收兜脚工把每根窑兜的空匣挖起来,收集一块,打杂工把窑里的匣屑、碎瓷清扫干净,交推窑弄工运往郊外。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
相关新闻       湖田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