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哥窑之谜






[日期:2021-09-16] 来源:百陶会  作者:佚名 [字体: ]

 

南宋 哥窑灰青釉罐 故宫博物院收藏 高7.8 口径4.7 足径4.2cm

哥窑不同于宋代其它名窑,和官窑一样鲜见于当代记载。对其最早的记述出自元《静斋至正直记》中的“哥哥洞窑”,文中认为哥窑在南宋时已经生产。

最早将哥窑列为名窑的文献是明代吕震等编撰的《宣德鼎彝谱》,记录有“内库所藏柴、汝、官、哥、钧、定”。可见大约元末开始,哥窑已被定为御用瓷产地,所制之瓷器上贡内库。

明版《浙江通志》也有记载:“处州县南七十里,有山曰琉华山,山下即璃琉田,居民多以陶为业。相传旧有章生一、章生二兄弟,二人未详何时人,至琉田窑造青器,粹美冠绝当世,是曰哥窑,弟曰生二窑” 处州,即丽水。

而嘉靖四十五年的《七修类稿续编》更为详细:哥窑与龙泉皆出处州龙泉县。南宋时章生一、生二弟兄各主一窑,生一所陶者为哥窑,以兄故也;生二所陶者为龙泉,以地名也;其色皆青,浓淡不一。足皆铁色,亦浓淡不一。旧闻紫足,今少见焉,惟土脉细薄,釉色纯粹都最贵;哥窑则多断纹,号曰百圾碎。

南宋 哥窑灰青釉罐

而哥窑产于杭州的记载也不少。明高濂《遵生八笺·燕闲清赏笺》记:“官窑品格大率与哥窑相同...所谓官者,烧于宋修内司中,为官家造也,窑在杭之凤凰山下,其土紫,故足色若铁,时云紫口铁足...哥窑烧于私家,取土俱在此也。” 明王性撰《广志绎》又记:“官、哥二窑,宋时烧于凤凰山下,紫口铁脚。今其泥尽,故此物不再得。”

可事实真的与这些文献中记载一样吗?传世哥窑真的产自南宋吗?窑址到底在浙江杭州还是丽水,还是另有出处?争议太多,无法盖棺,原因在于迄今为止哥窑窑址还未发现。

北宋末年遭逢 “靖康之难” 后,高宗赵构(1127—1162年在位)于风雨飘摇之中,逃到临安(今杭州)重续宋朝命脉,因疆域局限于淮河以南,故史称 “南宋”,持续了五十二年。

临安在隋时已声名远播,南北大运河通航后,它是南端终点。这座南宋 “行在”一直是制造、印刷、造船、航海和纺织中心,尤其是陶瓷烧成技术的创新,密布的瓷窑支撑了经济发展,远比北宋时期更加繁荣。

宋高宗赵构(1127—1162年在位)

甚至在临安沦陷后,那位著名的意大利商人马可·波罗坚持认为杭州依然是 “世界上最华丽高贵的城市。”言归正传:

古人尚青,凡绿也、蓝也,皆以青括之。

哥窑,主青色。

南宋 哥窑灰青釉胆式瓶 故宫博物院收藏 高14.2 口径2.2  足径5.4cm

清人许之衡在《饮流斋说瓷》中记载 :“谓口际有边,深黄而近紫,足则铁色也。宋瓷多数有之,哥窑尤夥。其始质细,性坚,其体重,多断纹,隐裂如鱼子,亦有大小碎块文,即开片也。釉以米色、豆绿二种居多,有紫口铁足。无釉之处所呈之色,其红如瓦屑。其釉极厚润纯粹,历千年而莹泽如新,人为开片,始于宋代哥窑,其后因递仿之。”

这只胆式瓶小口、长颈、溜肩、圆腹微垂、圈足。通体施灰青色釉,釉面滋润,满布黑色大开片、黄色小开片纹。圈足内满釉,足端无釉,呈黑褐色。

造型端庄典雅,釉面油润泛酥油光,且布满 “金丝铁钱”,足墙浅而上宽下窄,内墙呈斜坡状,手捏无法提起,可称传世哥窑中工艺特征突出的代表作。

敲黑板!釉面中的“金丝铁钱”是胎、釉膨胀系数不同而在出窑后冷却时形成的,瓷器使用过程中遇冷热变化仍会继续开裂。这本身是一种缺陷,却被巧妙利用,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成为区别于其它窑口的显著特征。

南宋 哥窑灰青釉贯耳壶 故宫博物院收藏 高13.7 口横5.3 口纵4.8 足横5.3 足纵4.8cm

贯耳瓶横切面呈椭圆形。撇口、束颈、垂腹、圈足。颈部两侧有对称管形贯耳。通体施灰青色釉,釉面滋润,布满黑、黄两色大小相间的纹片。圈足满釉,足端无釉,呈黑褐色。

南宋 哥窑灰青釉海棠式炉 故宫博物院收藏 高7.8 口横14.6 口纵12.5 底横7.4 底纵6cm

炉呈四瓣海棠式。折沿、撇口、斜壁、平底,底部有四个如意云头形足。施灰青釉,釉面有黄、黑两色开片。足端无釉,呈黑褐色。内底有五个圆形支钉痕迹。

南宋 哥窑灰青釉三足樽式炉 故宫博物院收藏 高7.9 口径12.5 足径10.3cm

撇口、圆唇、直壁、平底,底部有三足,圈足凸起,皆着地。灰青釉,釉面密布黄、黑两色开片纹。足端无釉,呈黑褐色。内底有圆形支烧钉痕,中心有圆孔。

宋代汝窑、龙泉窑、景德镇窑等有烧造三足樽式炉。

南宋 哥窑灰青釉双耳三足鬲式炉 故宫博物院收藏 高5.2 口径7.9 足径5.4cm

炉圆唇、束颈、扁腹、三乳足。口部两侧有对称环形耳。施灰青釉,釉面有黄、黑两色开片。足端无釉,呈黑褐色。

哥说:器矮一寸,雅增一分!

唇口、短束颈、丰肩,肩下渐收敛、圈足。灰青釉,釉质滋润。釉面灰黑色开片纹。圈足未施釉,呈铁黑色。口沿釉层较薄,映出紫黑色胎体。

“紫口铁足”的形成是由于瓷胎泥色较深、施釉较厚,在烧制过程中,口部釉层高温熔融后垂流变薄,映出紫黑色胎骨;垫烧瓷器,为避免底足与垫饼粘连,需刮去底足多余釉水,遂露出铁黑色胎。

此罐小巧精致,属于清宫旧藏。据《故宫物品点查报告》记录曾收储于太极殿。太极殿为内廷西六宫之一,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原名未央宫,因嘉靖生父睿宗(兴献王)朱祐杬生于此,故于嘉靖十四年(1533年)更名启祥宫;清代改称太极殿。

南宋 哥窑灰青釉双耳簋式炉 故宫博物院收藏 高5.3 口径7.5 足径5.7cm

施灰青釉,釉面布满开片纹,圈足较窄,修足规矩,足端不施釉,呈铁褐色。

双耳簋式炉是传世哥窑中的典型器,造型模仿青铜簋,此炉双耳为方形,与常见的鱼形双耳簋式炉不同。内外底均无支烧钉痕,显得较为特别。

南宋 哥窑灰青釉鱼耳簋式炉 故宫博物院收藏 高8.3 口径11.8 足径9.5cm

撇口、尖圆唇、短束颈、垂腹、圈足。腹部有对称鱼形耳。灰青釉,釉面密布不规则锯齿状细碎开片纹。圈足较窄,修足规整,足端无釉,呈铁褐色。外底分布六个黑色支烧钉痕,内底有黑色支烧钉痕。

据《故宫物品点查报告》记录,此炉曾被收藏于颐和轩。颐和轩为故宫东北隅宁寿宫后区中路建筑之一。

南宋 哥窑米黄釉葵口盘 故宫博物院收藏 高3.2 口径15.2 足径5.2cm

盘为六瓣葵花口、浅弧壁、圈足。内外和圈足内均施釉,釉色泛黄,满布细碎开片纹。足端无釉露胎。

外底刻有乾隆御制诗《哥窑盘子》:处州精制擅章生,盘子曾供泛索盛。新法不看百圾破,那知得号有难兄。落款:乾隆丙申春御题,钤 “太璞” 印。

此诗收录于《御制诗集》。乾隆在位期间共刊印《御制诗集》五部,收录咏瓷诗近200首,其中咏哥窑者21首,涉及盘、碗、瓶、尊、炉、枕、砚等造型。部分诗作还被宫廷匠师奉旨镌刻在器物上。

乾隆皇帝除了被频频吐槽的“农家乐”审美、中国弹幕鼻祖外,还有糟心蜜汁的读后感,还故意盖个戳!千古一帝居然还不停地刷存在感,重要的是,他还当明代仿哥窑瓷认为是传世产品,并为之题诗。

南宋 哥窑青釉葵口碗 故宫博物院收藏 高7.3 口径19.5 足径6.7cm

敞口,口部呈六瓣葵花状,深弧壁、圈足。内外和圈足内均施青釉,釉面密布黄、黑二色开片。足端无釉,呈铁黑色。

外底有乾隆御制诗:碗作葵花式,应存向日情。依然出宋代,却可辨难兄。火色泯无迹,釉光注未平。器珍原以旧,新必致辞訾评。落款乾隆已亥新春御题,钤“古香”“太璞”二印。

南宋 哥窑青釉葵口碗故宫博物院收藏 高4.8 口径11.8 足径3.8cm

碗口呈六瓣葵花状、深弧壁、圈足。口沿镶铜。内外和圈足内均施青釉,釉面开片。足端无釉,呈黑褐色。造型俊秀,釉层肥膄,实属传世哥窑典型作品。

南宋 哥窑青釉葵花式洗 故宫博物院收藏 高2.9 口径12.1 足径8.4cm

敞口、斜直壁、广底、矮圈足。青色釉,釉面开大小片,黑色大片为主,土黄色小片为辅。外底有六个黑褐色小支钉痕。造型优美,胎体略显厚重。

南宋 哥窑灰青釉碗故宫博物院收藏 高7.5 口径19.8 足径5.6cm

碗敞口、深弧壁、圈足。内外和圈足内均施灰青釉,釉面密布黄、黑二色开片纹。足端无釉。

南宋 哥窑灰青釉凸弦纹瓶 故宫博物院收藏 高20.1 口径6.4 足径9.7cm

撇口、细长颈、扁圆腹、圈足。肩部饰四道弦纹。灰青色釉,釉面开满“金丝铁线”片纹。圈足内满釉。足端无釉,呈铁褐色。颈部虽长但不失度,腹部鼓却不臃肿,充分展示了宋人追求俊透挺拔的审美意识。

南宋 哥窑灰青釉贯耳八方穿带扁壶 故宫博物院收藏 高24 口横9.8 口纵7.1 足横10.2 足纵8.4cm

八方形,撇口、束颈、垂腹、高圈足。圈足斜直,足墙两侧各开一孔。颈部有两道凸弦纹,两侧有对称管形贯耳。浅灰青釉,大面积开片,口、颈、圈足处开片细密,腹部开片略舒朗。圈足不施釉,呈铁黑色。

据明代文献记载,陈设时以绳穿孔系于家具之上,防止壶体倾倒,故名穿带壶。亦见于宋代官窑瓷器。此壶为清宫旧藏,曾收藏于皇极殿正殿(太和殿)。

不可否认,宋瓷审美确实分南北。北宋器型延续唐、五代,受金银器影响巨大,而南宋随着政权迁移,推崇传统文化权威形式的意识形态,同样暗示出自正统,其官器与礼器上受商周青铜器器型影响更多。

南宋 哥窑灰青釉双耳三足鼎式炉 故宫博物院收藏 高12.5 口径13 足距9.1cm

圆唇、垂腹、底下承以三柱足,足内中空。口上有对称环形耳,腹部饰一道凸弦纹。灰青釉,开片纹。足端无釉,呈黑褐色。内底有五个,外底有六个圆形支钉痕。

故宫博物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传世哥窑进行了理化检测,提出了“典型传世哥窑瓷器”、“哥窑型或官窑型瓷器”、“龙泉哥窑瓷器”三个不同的概念。

典型传世哥窑瓷器主要指收藏于两岸故宫,由历代宫廷传下来、以金丝铁线为基本特征的瓷器;哥窑型或官窑型瓷器指的是以上海任氏家族墓、南京汪兴祖墓出土开片青瓷器为代表的考古出土元明时期瓷器.

龙泉哥窑即明代以来文献记载的哥窑,基本特征为紫口铁足和浅白断纹。名称来自龙泉地区,特指南宋龙泉窑烧造的黑胎且釉面带开片的一类青瓷,相传为章生一所烧造。

经过理化测试分析,传世哥窑成份与景德镇产仿哥窑器区别较大,其产地可能在浙江杭州一带。

简单的说传世哥窑与文献记载的哥窑是两个概念,传世哥窑以金线铁线为主要特征,文献记载的哥窑则以浅白断纹与紫口铁足为特征;符合文献记载哥窑这些特征的,从目前的考古材料来看,主要是龙泉地区的宋代黑胎青瓷。

明初洪武二十一年,曹昭在《格古要论》中对哥窑和古龙泉窑是分别记载的。“旧哥窑色青,浓淡不一,亦有铁足紫口。色好者类董窑。今亦少有。成群队者,元末新烧者,土脉粗燥,色亦不好。” 他认为哥窑有新旧之分,并指出成群对者是元末新烧,那么旧哥窑当然早于元末,可元代哥窑窑址在哪?

南宋 哥窑灰青釉浅盘 故宫博物院收藏 高1.8 口径15.3 足径5cm

敞口、折沿、弧壁较浅、圈足。内外和圈足内均施灰青釉,近口沿处因釉层较薄而显得颜色略深。内外均满布开片纹,盘心开片纹较为细碎,外壁开片略大,且中间有更多细小的黄色开片。此盘造型规整,釉面莹润,属于典型的传世哥窑瓷器。

南宋 哥窑米黄釉盘故宫博物院收藏 高2.8 口径15.3 足径5.4cm

敞口、浅弧壁、圈足。内外和圈足均施米黄色釉,釉面布满细碎黑、黄二色开片纹。足端无釉,呈铁褐色。

南宋 哥窑米黄釉五足洗 上海博物馆收藏 高9.2 口径18.8 底径7.7cm

圆唇、口沿微外撇、直腹、广底,底下有五个如意头形扁足。口沿上五枚乳丁。米黄色釉,釉层较厚且莹润,里外黄、黑二色细碎片纹交错分布。内底有细小支烧痕。外底正中心有圈足,足端平切刮釉,修足规整。

整个器物各部分比例得当,线条流畅、优美。属典型传世哥窑瓷器。现存传世哥窑造型多为盘、碗、仿古类器物、文房器具,此类五足洗罕见,堪称名品。

南宋 哥窑灰青釉八方杯 故宫博物院收藏 高4.4 口径8.7 足径3.2cm

八方形。敞口、深弧壁、圈足。内外和圈足内均施灰青色釉,釉面布满黑色、黄色开片纹。口沿映出淡紫黑色胎,足端无釉,呈铁黑色。造型秀巧,釉质温润。

南宋 哥窑青釉八方杯 故宫博物院收藏 高4.2 口径7.8 足径2.8cm

八方形。撇口、深弧壁、圈足微外撇。内外和圈足内施灰青色釉,足底露黑色胎。通体布满开片纹,内壁开片细碎,外壁开片较大。造型精巧,传世哥窑精品。

南宋 哥窑灰青釉葵口折腰盘 故宫博物院藏 高2.5 口径14.2 足径7.7cm

敞口,呈六瓣花口状、折腰、圈足。内外和圈足内均施灰青色釉,釉面密布黄、黑两色细碎开片纹。足端无釉,外底有五个圆形支烧痕。

南宋 哥窑灰青釉葵花式盘 故宫博物馆藏 高4.1 口径20.2 足径7.5cm

六瓣葵花式、敞口、浅弧壁、圈足。腹壁向内凸出六道棱线,圈足亦随腹壁起伏变化。内外和圈足内均施灰青色釉,釉面细碎开片。足端无釉,呈黑褐色。

南宋 哥窑灰青釉菊花式盘 故宫博物馆收藏 高4.1 口径16 足径5.6cm

十四瓣菊花式。敞口、浅弧壁、圈足。内外和圈足内施灰青色釉,釉面被“金丝铁线”般开片纹所分割。足底无釉,露出黑褐色胎骨。

此盘造型规整,灰青色釉素裹,交织如网的开片纹妙趣天成,堪称古瓷模仿花朵造型的典范。清宫旧藏传世哥窑灰青釉菊花式盘有两件,除此件以外,另一件现暂存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南宋 哥窑灰青釉葵口折沿盘 故宫博物院藏 高2.5 口径15.5 足径5.8cm

折沿、浅弧壁、圈足。内外和圈足内均施青灰色釉,开细碎片。足端无釉,呈黑褐色。

南宋 哥窑米黄釉葵花式洗 故宫博物院藏 高3.4 口径11.8 足径8.7cm

六瓣葵花式。敞口、斜直壁、广底、矮圈足,底心微上凸。通体施米黄釉,釉面开细碎片纹。外底有六个细小支烧钉痕。

南宋 哥窑灰青釉贯耳瓶 故宫博物院收藏 高11.5 口径2.5 足径4.2cm

直口、长颈、溜肩、腹上鼓下敛、圈足。口部两侧有对称管形贯耳。灰青色釉,布满细碎开片纹。圈足内满釉,足端无釉,呈黑褐色。贯耳与口沿平齐,口耳相连的宽度与腹径几乎相等,上下呼应,端庄优雅。

南宋 哥窑灰青釉葵口盘 故宫博物院藏 高2.9 口径15.4 足径5.6cm

六瓣葵花口、浅弧壁、圈足。内外和圈足内均施釉,足端无釉露胎,口沿釉薄映出灰黑色胎。全身开片,内底片纹细碎,内外壁片纹稍大。造型规整,开片富于变化,堪称传世哥窑瓷器中的典型器。

元至正十五年(1335年),孔齐在《静斋至正直记》中说:“乙未冬,在杭州时,市哥哥洞窑器者一香鼎,质细,虽新,其色莹润如旧造,识者犹疑之。会荆溪王德翁亦云近日哥哥窑绝类古窑,不可不细辩也。” 这一记载与《格古要论》相距仅33年,两书中都出现了“哥哥窑”。

1920年代,考古工作者在上海青浦元代任氏墓、南京明初汪兴祖墓、北京元大都遗址考古发掘中,发现了一些青釉开片瓷器。开始认为与传世哥窑或官窑瓷器一样,后来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曾对这些瓷器残片进行测试,并与老虎洞窑元代堆积层出土瓷片测试结果进行比对,结果表明二者“胎釉的化学组成和显微结构比较接近”,实际上就是元代所称的“哥哥(官)窑”青瓷。

老虎洞窑址:1996年发现的位于杭州凤凰山的老虎洞窑址引起人们的重视,杭州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其进行了考古发掘。从窑址元代地层出土了大量类似南宋地层的瓷片和窑具。元代层出土的部分洗、盘等器物,釉色呈灰黄或米黄,釉面有细碎开片,与传世哥窑瓷器较为相似。

元代 官哥窑型米黄釉双耳三足鼎式炉 故宫博物院收藏 高17.5 口径13.2 足距8cm

造型仿青铜器鼎式样。唇口、深弧腹、丰底,底下有三细长管状足,口上两侧有对称环形耳。内底有七个支烧钉痕。米黄色釉,肥厚,莹润,釉面开细碎片纹。

此炉造型规整,开片自然。其造型和釉质与1976年韩国新安海底沉船出土的双耳三足鼎式炉相近,应为元代杭州老虎洞窑产品。而关于其定名,有“哥窑型”、“官窑型”两种说法。

元 哥(官)窑型青釉器残片 首都博物馆收藏

该青釉器残片为北京元大都遗址出土。胎质以灰胎为主,黑胎次之,上施粉青色釉,呈失透状,玉质感强。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曾对其中四片进行科技检测,认定它们与杭州老虎洞窑址元代地层出土瓷片特征接近,为元代哥(官)窑型瓷器残片。

元代 青釉三足炉(修复)杭州老虎洞窑 残高7.5CM 口径12—13.5cm

撇口、圆唇、平沿、扁圆腹、平底,底部残留一柱状足,略有变形。施青釉,釉层外厚内薄,外底开片较大,内底开片细密。足端无釉,露灰黑色胎,胎色深灰。内外均有支烧钉痕,内部一个,外部两个。

元代 青釉“官窑”铭碗(残)杭州老虎洞窑出土 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收藏

施青黄色薄釉,开片。灰胎较粗厚。匣钵叠烧,内层碗外部未施釉,外层以褐彩书写“官窑”两字铭文。

它的出土说明在元代时杭州老虎洞窑场已有官方的介入,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在景德镇设立浮梁瓷局,而当时景德镇和龙泉的烧造规模和瓷器品质都已具相当水平,可从老虎洞出土的带"官窑"字样的瓷器与之相比,品质稍逊一些。

元代 青釉葵口盘(修复)高4.1 口径20.2 足径7.2cm 杭州老虎洞窑出土 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六瓣葵口、浅弧壁、圈足。内外均施青釉,釉面开片。圈足圆削,露深灰色胎。

元代老虎洞窑场除了烧造类似于哥窑产品外,还大量烧造几近透明的灰青薄釉青瓷,不过质量较粗;此外还出土了近二成与龙泉青瓷非常接近的白胎青胎。

在世界各大博物馆的古代陶瓷器陈列中,有很多并不是完整的,但这并不妨碍它传递着上千年前的时代美感,古瓷保存不易,无论残缺与完整,我们都要学会尊重背后的文化和科学特性。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
相关新闻       绿宝石 陶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