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精心雕琢负冀行——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苗长强






[日期:2023-01-18] 来源:钧瓷网  作者:佚名 [字体: ]

 

身材瘦高、举止文雅、面容和蔼,头发“自然白”,宽眼皮下藏着一对炯炯有神的眼睛,苗长强待人接物时不慌不忙、淡定从容,工作时身手敏捷,稳健有力。显然,这是他长年在一线工作,坚持在实践中长期锻炼的结果。

站在父辈肩膀上

20世纪60年代出生的苗长强从小就生活在钧瓷的氛围中。

他的父亲苗锡锦是一位学者型钧瓷大师,人称中国钧瓷的“活化石”,1999年主编了中国钧瓷史上的第一部志书《钧瓷志》,参与了新中国成立后钧瓷瓷恢复的全过程。

苗锡锦大师

苗长强大师与父亲苗锡锦大师

1977年苗锡锦对于神垕下白峪唐花瓷黑釉蓝斑器的发现与考证,有力佐证了钧瓷始于唐的判断。在父亲影响下,苗长强对钧瓷的启蒙和喜爱水到渠成。他依旧记得,当年,父亲将已脱釉的活环瓶、观音瓶带回家来,这两件常人眼中的“废品”在苗长强眼里如同宝贝,美丽的钧红釉、大火蓝令他从此迷上了钧瓷。

1980年,高中毕业的苗长强进入主营建筑卫生陶瓷的镇办新华瓷厂工作。

传统手工艺的传承,父子相传仍是重要的方式。在父亲的影响下,苗长强有着亲近钧瓷、热爱钧瓷的先天基因。与父亲不同的是,他的成长是站在了父辈的肩膀上。苗锡锦搜集整理的3万多片古钧标本,为其打牢了钧瓷传承的坚实基础。


苗长强作品 |《金蟾献宝

1985年,苗长强来到西北轻工学院硅酸盐工程系,脱产学习陶瓷理论,重点研修釉的呈色机理以及化学组成对配釉性能的影响。专业的理论学习,使其对钧瓷的造型和釉色有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1993年、有了自己独立的窑口后,苗长强将钧釉所究上升至科学层面,在逐渐采用新型技艺的同时,一直传承钧瓷老泥质、老色的制作工艺,使得作品无论造型还是釉色,都从里到外散发出一种钧瓷瓷原始的古韵神风。

2013年,苗家钧窑被命名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化遗产保护研究基地,在钧瓷界属首家。

钧瓷创新不离宗

尊古而不泥古,创新而不离宗。

苗长强进一步优化工艺,钧瓷的造型和釉色都达到了个新的高度。在釉的研究上,苗长强利用氧化铜、氧化铁在酸碱不同成分的釉中成功破解宋代钧窑天青、月白、葡萄紫等名贵釉色的原理,经他配比烧制出的效果完全可与宋钧相媲美。

故宫博物院研究员耿宝昌先生曾题词赞其作品:如同宋代钧窑古风貌之宝器,为历史再现。

苗长强作品 | 鼓钉洗

苗长强在对唐钧标本的研究中发现,个别唐钧标本的特征,与宋代建窑油滴天目的残标本相同或相近,这说明,钧瓷中对天目釉的研究早在唐代就有涉及。

为此,他潜心研究烧制的作品《黑唐天目尊》,色泽温润、意境深远,书法大家邓白先生看后赞不绝口,书写“圆如油滴浮春水,灿若繁星闪夜空”佳句给予褒奖。


金质冰片釉是苗长强钓瓷烧制的一绝。

在苗家的展厅里,摆放着数件此类仿若冰片花开的作品。一件虎头尊的器物的身上呈现出大片的如金色一样的冰片纹,并且与其他釉色相接而形成极大的视觉反差,尤其从侧面观之,金黄色的表面如繁星闪耀,璀璨夺目。每每望去,那种皇家气息扑面而来,其效果令人称奇。此类作品是苗长强在钧瓷烧制过程中的偶然所得,这种釉色的出现至今仍有偶然性,但这样的探索从未止步。

 

苗长强作品 | 方尊·金蟾送宝

在器形创新方面,苗长强认为:“钧瓷是视觉艺术,没有好形,再好的釉也是白搭,美是第一要素。”

为庆祝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成功,苗长强以万里长城为元素,设计出了《北京奥运长城鼎》。作品深得北京奥运会组委会的赞赏,成为奥运专属国礼,并被希腊奥运纪念品陈列馆、北京八达岭长城陈列馆永久收藏。

苗长强作品 | 国礼·北京奥运长城鼎

在尊古中执着于钧瓷的创新,使苗家钩窑在陶瓷界享有较高的美誉度。2012年,对陶瓷顿为着迷的国际影星成龙收藏了苗长强作品《双龙尊》,并一再致谢。

数年来,苗长强烧制的作品《玉龙雪山》《出戟尊》《荷口盘》被世界各大博物馆收藏。2010年,《东方红鼎》《和平友谊鼎》等被上海世博会主题馆部确定为对外友好交流的高端国礼。

大师应有大情怀

2012年,苗长强与父亲苗锡锦合著的《中国钧窑考》由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记录了父子俩对钧瓷考古发掘和实践认识的珍贵成果,还收录了一些专家学者有关钧瓷的学术论文,对钧瓷起源、宋钧台窑发掘、钧瓷釉料研究、釉料对纹路和开片的影响、窑变艺术均有科学分析及独到见解。

此前,苗长强还与苗锡锦合著了《钧瓷赞歌》一书。

东方红鼎(皇冠鼎)金质冰片釉

苗长强说,推广钧瓷文化是钧瓷艺人应有的情怀,当前,钧瓷文化在国内、国际上的影响力亟待提高。钩瓷作为中国文化遗产之一,不仅要登庙堂之高,更应能处江湖之远。我辈应共同努力,探索将钧瓷文化渗入公众生活。大师应有大情怀,钧瓷才有艺术知音!

苗长强作品 | 钧瓷平面洗

苗长强认为,虽然时代在发展,但钧瓷艺术的灵魂依旧是窑变,要继续探索钧瓷烧成机理,利用现代技术进行解密,不断推动钧瓷艺术创新。钧瓷人应该沉住气、耐住寂寞,才能生产出跨越时空、流传后世的珍品,无愧于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无愧于大师的称号。

苗长强,1962年8月出生于神垕钧瓷世家,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钧瓷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中国收藏家最喜爱的陶瓷艺术大师,中国古陶瓷研究会会员,许昌市收藏家协会副会长,现任禹州市苗家钧窑有限公司艺术总监。

苗长强大师1987年毕业于西北轻工业学院硅酸盐工程系陶瓷专业,至今从事钧瓷艺术研究已三十余年。他不但注重现代钧瓷的实践生产、古陶瓷遗址的考察发现,而且在理论研究方面走在时代的前列,在钧瓷釉料、造型设计、烧制方式、理论创新等方面均有重大突破。他制作的钧瓷作品多次在国家级专业评比中获得大奖,2008年北京奥运会,还作为奥运国礼,送给了参加奥运会的204个国家的领导人和各国代表团。

2012年12月苗长强工作室(隶属于苗家钧窑有限公司)被文化部授予首批中国陶瓷界唯一一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基地。

苗长强作品| 《凤火瓶》

苗长强作品| 《佛心尊》

苗长强作品| 《寿山石》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