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茗壶佳人——读壶记之四






[日期:2011-08-04]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徐风 [字体: ]
  那个走路飘飘荡荡的相公,真有意思。有人说他早晨是皮包水,捧一壶茶,邀三五友人,嗑瓜子,玩鸟笼,可以喝到日晒三竿;到下午,他是水包皮了,扑进那澡堂子,汤气氤氲,海聊神吹,他就是神仙了。有时,他囊中羞涩,连一个银角子都没有,可总有人请他的客。他善饮,用大杯,喝的是白酒。人又豪爽,喝高了,趴下,有时摔倒在阴沟里,那有什么?爷们嘛!有时,还有人把他请到家中,原来,他是制壶的高手,他做的紫砂壶,小巧,精雅,有人说,比他老子的壶都强!
   
    他叫李仲芳,是李茂林的儿子。他父亲李茂林,江西婺源人,明万历年间迁至宜兴,他善制紫砂小圆壶,史称“名玩”,慕名收藏者颇多。原先,紫砂壶烧成,都是搭放在陶缸内,不免沾上缸坛釉泪,从李茂林开始,紫砂壶另辟匣钵,烧出的紫砂壶,清新赏目。史书认为,这是李茂林对紫砂的一大贡献。
   
    仲芳随父制壶,本是天经地义。但仲芳好玩,常去那勾栏瓦肆,喜欢朝歌暮弦、鲜衣怒马的生活。明时江南宜兴,已是太湖流域的一个繁华都市。“民殷富,人肩摩,庐舍鳞次,商贾辐辏。”(《江苏通志》)那时有身份的男人,首先得会玩。那琴棋书画、丝弦管乐里,既有人生大乐,必有人生大悟。虽然当时的理学家王守仁抬出了“天理”和“人欲”相抗衡的学说,但世风日下,人心早已不古。爷儿们认为,无论天怎么塌下来,玩一定是人生最重要的事情。
   
    李茂林不断接到街坊们的举报,说那仲芳见到美女,眼神总是直勾勾的,像是要一口吞了人家。止不住心头大怒,茂林先生以家规责打仲芳。可怜仲芳瘦弱身子,哪里经得起打?街坊们说,他抽身逃跑的姿态,颇像一只野鹤。
   
    有一天,李茂林的好友,制壶大王时大彬来访,见仲芳正在父亲的作坊里制壶,那一招一式,让他心下喜欢。茂林却在一旁数落儿子,大彬听了半天,说,男人,哪有不喜欢看美女的?这不算错!这个徒弟,我收下了。
   
    茂林大喜过望,犬子能投到时兄门下,真造化也!
   
    时大彬扔给李仲芳几两碎银子,说,小子,想玩就玩个痛快,男人哪有不玩的?不过,玩完了,就得好好做壶,那可是一点马虎不得。
   
    李仲芳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银子,既然时大人慷慨,他也就不客气了,那些银子,让他痛痛快快地玩了三天。
   
    玩完了,他就把心收回来,一心一意做壶了。时大彬的壶,让他钦佩,何止是钦佩,简直是五体投地。时大彬并没有教他怎么做壶,但他悟性好,多看几眼,看不明白,多问几句,就把本事学到手了。他仿时壶,出手快,造型准,几可乱真。有一次,时大彬刚做好一把壶,有事出去了,等他隔日回来,泥凳上多了一把壶,和他做的那把完全一样。细看那活儿,还真不比他差。再抬头一看,仲芳正站在门口朝他偷着乐呢!大彬大悦,一句话没说,就在那壶底上稳稳地打上了自己的印章。
   
    窑场上渐渐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李大瓶,时大名,造璧壶,胜佳人。
   
    一不小心,李仲芳的名气超过他父亲李茂林了。
   
    大彬说,茂林啊,你应该高兴。
   
    茂林心里高兴,嘴上不服:这个败家子,就靠一点小聪明。
   
    又说,我不怕他超过我,他就是我最得意的作品。
   
    时大彬摇头:不见得吧。这小子有灵气,非吾辈可及也!
   
    茂林造壶,主张复古,风格趋于朴素简洁;古人的壶太经典了,几辈子也学不完呢。仲芳则以为,造壶之美,当随时代;文雅巧妙,贵在出新,老是泥古自闭,那才最没出息。
   
    有一次,仲芳做了一把《扁圆壶》,那是他新设计的壶样,兴冲冲地走进父亲的作坊,脱口道:老兄,你看我这把壶做得如何?
   
    茂林愣住了,正要发作,但见儿子托在手上的壶,扁圆形,短弯流,圆腹,丰肩,环柄,平底。造型秀雅,线条行云流水,形态如出水芙蓉,清新可爱。
   
    茂林不由长叹一声:老兄老矣,小弟好自为之吧!
   
    “老兄”之典不胫而走,甚至变成了壶名。一时,求“老兄壶”的藏家,趋之若鹜。
   
    仲芳为此正名:壶乃扁圆,仲芳所制,壶林秀出,乃李茂林之子也。
   
    有人求教仲芳:同是砂土,何故君之妙手,即能点石若金,壶如盈月也?
   
    仲芳答曰:茗壶若佳人,丰而不腴,艳而不俗,玉树临风,秋水春云;窈窕而不风骚,温情而非淫荡,此乃佳人,亦为佳壶也!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