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二十八】傅振伦《钧窑琐谈》






[日期:2012-01-31] 来源:《中国钧窑考》  作者:苗锡锦 [字体: ]

第六节 傅振伦《钧窑琐谈》
钧窑是一般所称宋代五大名窑(定、汝、官、哥、钧)之一,窑址在今河南禹县神垕镇,方山区、花石区、八卦洞、扒村等处。因县志有夏禹钧天台,故称钧窑(俗称均窑)。刘锦堂《续皇清文献统考》实业门卷九作禹窑。其地在北宋属颍昌府阳翟县,金朝大定廿四年(1184)改名钧州。以神宗讳翊钧,万历三年(1575)避帝讳改为禹州,故今日瓷学专家称窑器造于北宋者名阳翟窑,以造于南宋时期的金朝瓷器始称之为钧窑,清末人或称禹窑。按洛阳唐代墓出有天蓝小杯,下白峪窑址出有唐花瓷拍鼓,可知禹窑似始于唐代,至宋而大盛。它的胎骨很细,性坚实,体略重。胎质有白、灰、黄、红等色,以白者为上品。釉兼备众色,有海棠红、硃砂红、猪肝、马肺、玫瑰紫、梅子青、葱翠青、天蓝、米色、墨色——诸种。釉色初以天青为主,色重则为蓝,后人称为天蓝。其因窑烧者而变绿或红紫者,世称窑变。收藏家最贵胭脂红,有“钧窑挂红,价值连城”之谚。据轻工业部高级工程师刘秉诚同志说:“铜红釉呈色机理,目前尚未取得一致认识。若从光吸收来看,主要将是胶体CU2O粒子着色。于较高温度并在还原气氛下,CU2O,因粒径和浓度等差异,同时若干胶态铜也可以不稳定比例并存,从而导致出现某些不同色调的红色。SnO2有利于形成CU2O。在一定的条件下,P3+似有助于分相。”(见傅振伦《朱——陶说译注》中《古窑考.钧窑倏》87页,轻工业出版社,1984年)。明代雾红瓷,似由仿钧红紫而出。
钧窑纹片有蚯蚓走泥纹或密点菟丝子纹,或以为钧瓷用调和法配釉,不用汝、官龙泉等窑的研乳法,颜料和釉汁不能十分融合,经火而现出离合状态,所以有这种现象。又有人以为这种蚯蚓走泥纹或沮痕乃是由于釉层在窑烧过程中,在低温时发生裂纹,在高温时,其粘度较低的部分,流入空隙、填补它的裂纹而形成的。钧窑釉层特厚,胎骨中含有大颗粒的石英,上釉前经过素烧,更能促成裂纹和缩釉等现象。(文物商店同志说:“钧釉扪之很平而内现粗纹,其垂之直立者名泪痕,屈曲蟠折名蚯蚓走泥印是钧瓷的特点。”)
钧窑器形,以菖蒲盆最好,又有坐墩、炉、觚尊、方瓶、盖罐等式。器底有数目字者以盆,奁配套的识别。有人说:红紫器是奇数,青蓝器是偶数。说不可靠。解放后出土品,数字有多至“十”者。近来出宋元器又有钧釉青瓷,白底墨花,加三彩,绿地黑花、白釉雕花、黑釉等品。
钧窑自北宋以来,历代烧造不绝。明朝于景德镇官窑之外,也在此和曲阳、磁州分设官窑,制造宫中粗器。民国间还有民窑烧造。前故宫博物馆院古物馆客源薛希伦,禹县人,曾赠我新烧三足炉、尊、缸、笔捵等品,古香古色,颇为可爱。
明末人方以智《通雅》載:“钧州有五色,窑变则时有之,报国寺观音,窑变也,”按清朱彝尊《日下旧闻》则以为此乃景德镇窑出品,明神宗李太后得之,懿旨命供于报国寺内。今考:报国寺即慈仁寺,在北京宣武门外下斜街,寺内有唐开元经幢,久佚。光绪庚子(1900)八国联军侵扰北京,纵火焚烧寺庙及古松。这座“窑变观音”为清宗室庆宽据为己有,后归于张翼,今流落国外。说见柴桑《京师偶记》及邓文如《骨董琐记》。因有关钧窑掌故,故连及之。
河北南宫县城(嘉靖时废)古城内唐普彤塔,我曾在塔上捡到大批天蓝瓷片,釉色莹润可爱,似宋元制作。北京亦有发现。盖钧瓷产量大,也大批运销华北各地。英国人既喜购买青花,也喜钧瓷。1935年世界各国收藏我国的历史和工艺美术品,在伦敦皇家学会博令顿大厦举办中国艺术国际展览会,在整个第五厅都陈列钧瓷,有故宫博物院所藏宋钧窑窑变蟠桃核笔洗一件,其内部釉色为天蓝,外部为深紫,瑞典皇太子(今国王)和英人大维德各有类似之器一件,同时陈列大维德藏品已載《大维德藏中国瓷器画谱》,边缘刻字四行,曰“西王母,赐汉武帝,”曰“宣和殿”。曰“庚子年甲申月丁酉日记”,曰“爱闲(或作陶)老人手制”。当时,鉴定家或以为是宋器钧窑,或以为是明代宜兴窑。按《博物要览》论钧窑说:“近年新烧,皆宜兴砂土为骨,釉水微似,制有佳等,但不耐用”之语,而这三件天蓝釉瓷器,究系何代何窑所造,已难判定。不过钧窑有仿自宜兴窑陶器者则是事实。
英人喜收购钧窑瓷,清代末年有高姓者,在北京西郊烧造钧瓷,但胎质粗松,不及真钧瓷的精致坚实,英人所买去的仿制品,称之曰“软钧”。
英籍犹太裔尤莫代波拉司喜藏我国铜瓷陶玉,其中有精美的宋元厚胎瓷器如钧瓷等,1912年英人莫累,化验了它的胎釉,测定其烧成温度,而加以仿制,能用1350-1400摄氏温度,仿造宋代钧瓷,也畅销一时。

 (此文系傅振伦先生遗作,1985年7月20日撰写于北京。)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