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河南当阳峪窑






[日期:2012-02-08] 来源:绿宝石艺术陶瓷馆提供  作者:绿宝石 [字体: ]



当阳峪窑剔花罐,宋,高34.4cm,口径16.5cm,底径12.5cm

故宫博物院藏


当阳峪窑绞胎小罐,宋,高9cm,口径3.6cm,底径5.1cm



当阳峪窑白釉剔花瓶,宋,高27cm,口径5.5cm,足径7.5cm

    当阳峪窑位于今河南省焦作市修武县西北约22公里的西村乡当阳峪村,因其所在地而得名,是我国宋、金时期北京著名陶瓷窑口。所烧器物以剔花装饰最负盛名,纹饰颜色以黑白、褐白对比强烈的色彩为主,流利洒脱。其艺术感染力远在磁州窑系瓷窑同类装饰之上;绞胎装饰也属成功品种之一,用白褐两种色料绞在一起,组成与羽毛一样的纹理,制作技巧高超。绞胎器物中白口钵最为常见。
 
    窑场末见文献记载,窑址面积很大。胎质有细洁的白胎,坚硬的灰胎,粗状的沙胎和缸瓦胎。釉色莹润光亮。装饰技法有刻花、刻划并用、填彩、三彩和绞胎等,其中以绞胎最具当阳峪窑风格。刻划花中,一种用多种色釉的剔划法,也很典型,先在胎上施黑釉,次加白釉,再在白釉上罩黄釉,最后上一层绿釉,然而剔刻出所需要的多种色彩。图案以缠枝牡丹居多。
   
    20世纪30年代,英国人最早对于当阳峪窑进行了考古挖掘,其后瑞典人、日本人也来到当阳峪进行了考察,并发表了学术论文。工艺精湛、造型华美、气韵不凡的当阳峪瓷日渐为学界和收藏界所重视。“当阳峪”之名,英国学者司瓦洛和瑞典学者卡尔贝克称为“焦作窑”,日本学者小山富士夫称为“修武窑”,中国学者周肇祥、陈万里、叶喆民称为“当阳峪窑”。1963年6月20日,“当阳峪瓷窑址”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修武县人民政府同日立碑。2006年5月25日,“当阳峪瓷窑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河南省人民政府于同日立碑。由此可见,当阳峪窑在中国文化遗产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日本著名的古陶瓷专家小山富士夫于1951年发表于《美术研究》的《北宋的修武窑》一文对当阳峪瓷的美学价值是这样评价的:“一提起修武窑,今人印象最深刻的是它的艺术美感。从不同的角度看,修武窑比定窑、汝窑更有魅力,但是从古至今却完全不被世人所知,真是不可思议。今后修武窑的重要性一定会被世人认可,并且能够得到全世界的关注。”当阳峪窑有以下几个特征:一是规模宏大,1933年前后,英国人司瓦洛、瑞典人卡尔贝克在当阳峪仍见有400余座窑炉、作坊等遗存。二是品种多,据不完全统计,有数十种之多。三是工艺精湛独特,当阳峪窑瓷器烧造往往就地取材,粗料细作,博采众长,不断创新,绞胎、教化妆粉和剔花工艺产品在宋金时期就深受世人喜爱,精湛独特的技法影独步天下,影响南北。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