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淄博刻瓷






[日期:2012-03-13] 来源:《张明文刻瓷艺术》   作者:张明文 [字体: ]

                          

    在蒲松龄故居西南lO公里处的昆仑镇,有一个群山环抱的工厂。昆仑山的桃李山果;禹王山的苍松翠柏;东笠山的黄荆树根;孝妇河的潺潺流水,犹如地处仙山琼阁之中。铁路与公路两条主动脉干线,给工厂增添了生机。它就是中国陶瓷工业的大型骨干企业、轻工外贸系统陶瓷出口专厂——山东淄博瓷厂。

    刻瓷艺术是淄博瓷厂的特种艺术品。自1975年以来,刻瓷作品多次被选为国礼馈赠外国元首。1982年在慕尼黑国际博览会荣获金质奖章;1983,山川牌刻瓷荣获国家最高荣誉银质奖章;1987又参加比利时布鲁塞尔国际博览会,获得综合发明金质奖章。随着陶瓷业的发展和工艺美术创作的繁荣,刻瓷艺术相应地升华到诱人的地步。并以它独有的艺术语言,与其他兄妹艺术同步闯进了欧美艺术殿堂,从而形成了中国刻瓷山东淄博流派。

    关于刻瓷,历史文献记载不多,相传起源于秦汉时期的剥玉,由于出现了精质瓷,文人雅士或诗或文写于其上以玩赏自娱,为了保持墨迹的弥久恒新,便用刀在瓷面上刻划出文字的轮廓外形,这就是我国早期的刻瓷。另据《古董锁记》记载,江西景德镇也出现过类似的刻瓷。其实就实物而言,清代鼎盛时期的一代书法篆刻宗师邓石如先生早有在瓷上刻字和刻印的作品传世,若再广义一此追溯到4500年前的龙山文化,在淄博磁村出土的黑陶、白陶胎上就有刻划的花纹,但都是在烧制之前的泥胎上面手工刻划而成,其工具多是些木、竹、铁器之类,艺术上的可取之处不多。

    刻瓷,就是在质地坚脆、光洁的瓷面上用特制的宝石刀具、合金刀具刻凿出人物、肖像、山水、花鸟、动物、书法等各种作品。中国画的笔墨气韵,篆刻艺术的金石趣味,均可用千变万幻的刀法表现出来,其效果是任何绘画艺术形式不能模拟的。

    淄博刻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有造型大方、色调柔和的色瓷,有光华朗润、青脆欲滴的鲁青瓷,有高雅华贵、光亮润泽的高石英瓷,有质地细腻、光灿莹洁的骨灰瓷,更有古雅朴洁、浑厚庄重的宝石炻器等等。经过刻瓷艺术家的潜心探讨,广览博取,在总结前人传统经验的同时,又创出不少新路子、新技法。其主要特点是构图立意严谨、因材施艺;以娴熟的刀法取胜,作品有浓郁的情趣;题材不落俗套,不拘泥古人。人物刻像着意夸张,生动自然,融中西绘画为一炉,使人像趋于现实,美于原照。刻瓷作品多次作为国家礼品馈赠巴拿马总统、伊朗国王、英国首相、美国总统、泰国王及女儿、前西德马克思故居博物院、西欧艺术展览中心、贝多芬广场等等。

    淄博的刻瓷艺术家曾先后赴前西德、美国、日本、法国、瑞士、新加坡、中国香港等处作艺术交流和示范表演,博得国际艺术界人士的高度评价。美国田纳西大学艺术系教授马蒂森先生说:“刻瓷给人以直观的美、联想的美、变化的美”;新加坡慕施美有限公司

盛明发先生说:“寥寥数笔,情趣高雅,金石书画无不在内。”不少作品被国外艺术品收藏家重金珍存。凡来淄博观光旅游的外国客人,无不以索求一件刻瓷艺术品为悦事。

    “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刻瓷是一门化残缺为神奇的艺术,方寸之间有大干世界。随着陶瓷业的兴隆,人民文化素质的提高,刻瓷艺术又在探求情、理、法、趣中迈进。这门古老而又年轻的艺术不只升华到欧美艺术殿堂,也一定进入“寻常百姓家”。

                                                     刊登于《山东旅游》

                                                            1988第1期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