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昌南先贤——余恂兰






[日期:2012-05-29] 来源:《昌南先贤》   作者:涂翼报 陈海澄 [字体: ]

                         


 图1、余恂兰

    余恂兰(1907一1983年),字香国,别号天德,江西都昌人。其父是乡村教书先生;母亲亦有文化,惜不幸早逝。祖父母为了生计,只得送只读了一年书的孙儿学裁缝。十二岁时,祖父母又相继而亡。于是,一年中,辗转生活于外婆、姑母、叔叔家中。十四岁来到景德镇,先后学刹合坯和打大槌(学习管事),但不遂人意,只得上户做裁缝以糊口。

    十七岁,随叔父进入新隆忠窑做“一夫半”,开始了瓷业烧窑的生涯。窑里的各个工种,犹如一座金字塔,干得好,能一级一级往上升;干得不好,一辈子卖苦力。由于余恂兰幼时历尽了艰辛,练就了坚韧向上的性格,不怕苦、不怕累、虚心向老师傅学习,工作职位很快得到逐级提升。民国21年(1932年)在六合窑开始“加表”,也就是进入了烧窑行业的前三脚。他在这个职位上,一干就是十多年,练就了力举百斤的臂力,满窑时“重窑”,开窑时“打表”,一手装满泥坯或瓷器的匣钵,在他手上却轻如燕雀,同行们都说他的武功底子扎实。接着晋升为“佗坯”。民国33年(1944年)再晋升为“把庄”,从此坐上了烧窑业的第一把交椅。

    把庄的工作,一是满窑时指导安置窑位(即安排匣柱),二是歇火时判断瓷器烧熟与否,第一项是为第二项服务,满好窑是为了烧好窑。其他杂事,无须自己动手,看起来似乎很轻松,肩上却重如千斤,因为全窑瓷器的质量系于一身。在一般情况下,把庄者为一窑一人,由于余恂兰不仅有一双“火眼金晴”,而且有超常的智慧,所以在他的判断下,几乎每次窑都“凑脚青”(全窑合格瓷)。由此,窑户们争相聘用,他由把一两座窑的庄,至民国37年(1948年)前后,同时担任筷子弄窑、江家窑、风车弄窑、道凤窑以及新、老但家窑六座窑的把庄工作,成为烧窑行业传颂的佳话。由于他的声望和别名天德,人们都称他为“天师傅”。由此,先后当选为烧窑职业工会理事、监事和理事长。

    新中国成立后,他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国家首次发行建设公债时,他一次认购300万元(旧币)。抗美援朝时,他拿出一座窑的全年收入捐献,用于购买飞机大炮。

    1956年全市评定技术等级时,余恂兰被评为十级技工,享受工人工程师待遇。他是陶瓷烧炼技术协作组北市区第一任组长,负责全区窑厂技术指导工作。哪座窑出了毛病,他就到哪座窑“会诊”。还经常被波阳、都昌等地瓷厂邀请去做技术顾问,他往往拿出出人意料的奇特“良方”,治好了烧炼上的“顽症”。

    在长期的实践中,余恂兰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烧窑技艺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概括起来有三大特点。一是窑厂武功过硬,由于多年从事加表工作,重窑和打表功夫干脆、漂亮,他常常亲自跨上高三脚马做重窑示范,使窑满得好。二是把窑人性化,他常说:一人有一性,一窑也有一性,这是窑址所在地的地理位置和窑形所决定的,必须摸清情况,知己知彼,烧窑时才能得心应手。因而,新挛的窑,或是接手他人把庄的窑,都要详细察看窑篷形状、窑囱走向和粗细,特别注重前几次烧窑数据,发现情况,及时调整满窑窑位,对于窑篷何处要补搪(抹)泥、何处要挖低或填高“老土子”以及匣屑翕得紧与松都一一过问,以达到最佳效果。三是满窑方法立足“奇”,烧窑方法立足于“快”。他安排窑位往往别出心裁,常用“反火双升”和“墙三五七兜脚”之类人们少用而又难以掌握的窑位(即一种特殊的满窑方法),使火在窑篷内能按着人的意向而全部烧到,瓷器全熟;烧窑时常采用“拖”“煽”等手法,促使火力到位,取得低耗高质效果。一次窑一般要烧二十三至二十四个小时,他曾连续只烧十七八个小时就歇火的窑,节约燃料达三分之一。

    有人将窑比做摇钱树,那把庄者便是摇树人。余恂兰把庄二十余年,烧出了数以万计的好瓷器,为人类下了一笔数目可观的财富。(原作:余恂兰之子余昌湖)

   


图2、青花瓷瓶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