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吴树:两块瓷片起家的亿万富翁






[日期:2012-06-20] 来源:网络  作者:吴树 [字体: ]



两块瓷片起家的亿万富翁。

  宋哥告诉我:“发财就是一秒钟的事!”

   我采访过很多非常有钱的人,他们有的告诉我,财富是一生的冒险与博弈。有的人则说,财富是一辈子省吃俭用的积攒。唯有一位受访者向我吐露:“发财就是一秒钟的事!”

  那位“一秒钟致富”的受访者是南方人,大名宋跃进,毫无疑问,58、59年“大跃进”时代出生的人。古玩行有种奇特的现象,如同前面那位“光绪爷”和“张阁老”一样,许多人的真实姓名只是藏在户口簿里,江湖上叫得响的只有各种诨名或绰号。宋跃进的外号叫“宋哥”。这个“宋哥”跟别的什么“张哥、李哥”不可同日而语,它的出处不是人称,而是一样珍贵的古代瓷器的简称,全名宋代哥窑,前几天被故宫(微博)工作人员不小心摔破的小瓷盘就是那种。但凡玩瓷器的人提起宋代“官哥汝定钧”五大名窑,定然如雷贯耳。而其中名列“老二”的哥窑则更让一些“瓷痴”踏遍青山或耗尽钱财。因为尽管这种瓷器稀世千年,历代寻访者无数,但迄今为止没人说得清它出自何方、窑址在哪,世间只留下“哥哥与弟弟”两位神秘窑主的美丽传说。

  这位外号“宋哥”的宋跃进与那个名瓷“宋哥”又有何关系呢?既非沾亲带故,但又不是风马牛。这其中有一段让人羡慕嫉妒恨的传奇隐秘。

  那位自称“一秒钟发大财”的宋哥早年曾是浙西南的一名乡村医生,心灵手巧、胆大心细。上世纪70年代,他曾在简陋的合作医疗里面用一把手术刀、一盆消毒盐水,熬一罐俗名“迷藤”的草药当麻药,成功地为一位高中女生切除了令她痛不欲生的盲肠。为此,他在当地被人称作“神医”,转正后调进县医院工作。不仅如此,那位长着瓜子脸的漂亮女生高中毕业后嫁给了他,成为他的结发美妻。

  时光荏苒,转眼十几年过去了,神医的那位娇妻为他生下一男一女,虽是家道清贫,夫妇俩的日子倒也过得十分恩爱滋润。

  该说说那让人断肠的“一秒钟”了!

  1991年,神医在一山区出诊,药瓶子掉进搁在堂屋里的五屉柜底下。神医俯下身子找药瓶,无意中发现两块被当作木楔垫柜脚的瓷片。在征得主人同意后,他将两块瓷片带回家中,拿着两本书对比瓷片琢磨了一个礼拜。书名是《瓷器与浙江》和《越器图录》,作者同为陈万里。陈是中国考古界一言九鼎的权威人物,对古越国陶瓷器的研究十分深入到位,所著书籍和图录,向来都受到考古、文物、收藏三界的重视。

  陶瓷学家陈万里跟我们的神医有关吗?当然。神医宋跃进出生在浙江丽水,那里曾出过两样闻名天下的历史珍宝——始创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龙泉青铜剑”,始创于五代前后的“哥窑、弟窑”青瓷。自古以来,不少丽水地区的文化人喜好收藏一些与此相关的古董,宋跃进就是其中的狂热者,从上念高中开始,他就收藏了一些破铜烂铁、陶瓷旧器和残片。

  一周后,神医又去了上回拾到两块瓷片的那户人家,愣是让人领着他去山上寻找那两块瓷片出土的地方。

  “那两块瓷片还是我父亲给日本领事当向导时捡到的,后来宋大夫多次让我带着他四处挖瓷片,还挖到了一些完整器……他现在可是发达了,亿万富翁!人家都说,他是靠我给他的两块瓷片发的财!”当我采访那个农民时,他的嫉妒之心溢于言表。

  “没错,日本人对于浙江青瓷,特别是南宋官窑瓷的挖掘与研究比我们还要早。1920年左右,时任日本驻杭总领事的米内山庸夫,在丽水龙泉多处做过考察,没找到窑址,但是像这种瓷片挖走了不少。我找了几年也没找到……”我见到当年的神医——现在江湖中的传奇人物宋哥时,他正在修复一只龙泉瓷凤耳瓶,使一把医用手术刀。也许正是有了当年做神医、割盲肠的基础,他的刀法显得十分娴熟,将瓷片贴在做好的石膏模上画上一圈,然后动作干练地用手术刀在石膏模上挖出空间,再将瓷片补上去用强力胶粘牢。

  “后来,日本领事又去凤凰山的报国寺、地藏殿等地采集瓷片,并撰文说史书上记载的修内司官窑,可能就在凤凰山一带。前些年国家考古队正是在那里找到了官窑遗址,证明日本人的分析是对的,但是他们没等到这一天就战败回国了!”说话间,宋哥已经将凤耳瓶修复完工。

  他一面用小号水砂纸打去粘在凤耳瓶表面的胶水和石膏,一面告诉我:“日本人错把哥窑和官窑混为一谈,来龙泉的目的是找官窑遗址……直到现在,我们自己也没找到哥窑遗址……”清洗完毕,他拿着修复件起身走向另一间屋子。

  “从1993年开始,我辞去了县医院的工作,专门从事收藏!”他边走边说。

  我跟着进入内室,哦呀,四壁摆满了修复的青瓷。其中以宋、元、明三代龙泉瓷为主,也有不少历代越窑器物,偶然可见几件不知是“官”是“哥”的残器,器皿上露出大面积的石膏。宋哥将刚修复好的凤耳瓶摆上架。接着又把我请进他的办公室,让人沏上一壶龙井。

  “这是真正西湖上等明前龙井茶,现在一斤得十几万!”他随口说道。

  我托起茶盏,一丝清香袅袅入鼻。待拨开盏盖,那种香味扑面而来、沁入心脾。我陶醉一阵之后睁开眼,只见数支茗尖款款而立,犹如插在美人头上的一支支碧玉簪。落目茶汤,明澈清亮、绿中微黄:“好茶!好茶啊!”我常常这样,在享受别人免费提供的奢侈后,只能报之几声美叹!

  “泡茶用的水是工人使木桶从附近山上打来的泉水!” 说话间,宋哥从柜子里拿出当年那两块瓷片:“这就是当年我在乡下给农民看病时淘到的瓷片,被那家人塞在地上垫五屉柜的两只脚……”

  平日里在北京古玩市场上随处可见宋代官窑与哥窑的赝品,真品只在杭州官窑博物馆与故宫偶然一瞥,现在将两块来路可靠的瓷片拿在手里,自然得细细摩挲、观察几遍:瓷片呈粉青色,上面布满了金色和黑色相间的网状开片,这就是藏界人士挂在嘴头上的“金丝铁线”和“冰裂纹”。再看瓷片的侧面残口,黑色胎土、釉层厚重,两面相加与胎土的厚度相差无几。

  “哥窑?”我问宋哥。

  “是啊,很多人都说‘官哥不分’,那是他们手里没有掌握真实的标本。虽然两者从器型、釉色、胎土上看都差不多,但是从开片的颜色和形状上看还是有细微区别的。比方说,官窑开片的纹路如同冰裂,几乎都呈黑色,显得粗犷一些;而哥窑的开片呈金丝铁线色,纹路细致、上密下稀,有点类似蟹爪形状……”宋哥正说着,手机响了。

  “对不起,我接个电话……”他出门去外间。

  尽管外界对宋哥颇多微词,但是应当承认,他对越窑系的青瓷研究的确有过人之处。趁他接电话之机,我打量了一下他的办公室,墙角处立着一只明显装有报警系统的玻璃展示柜,里面放着一只米色哥釉斗笠碗。

  外间,宋哥的声音突然大起来,似乎与对方发生了争吵,而且像是生意上的纠纷。我听见宋哥愤怒地叫喊:“……让人评评理,两只哥窑炉换你一套房子你吃没吃亏?还要找我退……告诉你,我在上海也不止你那一套房子!在杭州北京纽约我都有房子,有换的,也有买的!不是稀罕你那一处房子,做生意有做生意的游戏规则,不好随便反悔的啦!”

  “……谁说不是真的?你让他开出鉴定书,写明那两只哥窑炉是高仿品,我马上把房子过户给你!”宋哥挂断电话,怒气未消地走进办公室。嘴里还在骂:“娘的,自己又不懂,尽听旁人瞎说!还真不是吹牛,别的不说,在官、哥、龙泉瓷方面,当今中国谁的本事大得过我?光是标本我就有几万片,我有无可争议的定义权!”很明显,最后几句话是说给我听的。

  “是呀,要不然怎么大家都喊你宋哥呢?”我奉承了他一句,接着指向展示柜:“您这只哥窑碗……”

  宋哥伸手按动机关,打开展示柜取出斗笠碗,把它放在旁边垫了黑绒布的桌面上,让我看。他自己似乎还在延续刚才的情绪,面有愠色地一连拨了几个电话,但是都没拨通。

  那只哥窑斗笠碗的底部打了火漆,应该是从国外带回来的东西。我用手指轻轻扣了一下,声音比较清脆。

  “这只碗是老的没问题,前两年我从英国买回来的。您听上去声音亮了一些对吧?什么事情都不是绝对的,大部分宋代哥窑瓷器用手去扣发声都比较沉闷,那是因为胎土过厚,受热不到位。这只碗虽算不上薄胎,但比其它东西单薄,加上烧制时可能距离火源更近,烧结度自然要比一般的东西高,所以声音挺听起来会显得清脆一些!”

  “您在英国买只碗花了多少钱?”

  宋哥笑而未答。我又犯错了,这种尴尬在采访中不止出现一两次。古玩行内一般都不会问人价格,咱毕竟在这一行混的时间短、道行浅、涉世未深嘛……那就换一种问法吧!

  “现在这种碗的市场价格大概能到多少?”

  “不好说,就这样私下走大概五六十万,放进佳士得和苏富比(微博)去拍恐怕得翻上五到十倍!”

  “您的藏品上拍过吗?”

  “上!怎么不上啊?不上拍我能置办这么大的产业吗?您看看这个……”宋哥从抽屉里拿出两本拍卖图录,一本是国内的,一本是国外的。“这两本图录里面大部分宋官、哥、龙泉瓷大部分都是我的藏品,而且基本上全部成交!”

  我认真浏览了一遍宋哥的拍品,光是按起拍价计算恐怕不会低于一个亿。

  古玩行的生意人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隐性人,做了再大的买卖无声无息。另一种是显性人,买了什么、卖了什么,恨不能闹得人尽皆知,甚至登报上电视。前者多半是一些实力雄厚又有真刀真枪做后盾的人,他们往往不在公开卖场上做生意,如同北京的张阁老。后者多半是像宋哥这样的新贵,财富膨胀得很快,又没有别的噱头和说法,公开一些大宗的拍卖纪录,不乏是对公众舆论的最好交代。

  其实宋哥并没有吹牛,没来之前我就听业内人士说过,他出手越窑系的瓷器超过全世界其他卖家的总和。此话虽然不无夸张,但无疑也能说明宋哥在国内收藏界的地位。当然,对于宋哥的雄起持非议态度的也大有人在,有人说他藏真卖假,瓷片和其它标本大多数是真品,卖出去的大部分是高仿品。也有人说他的东西来路不对,一部分是从盗墓者手里买来的真东西,还有一部分是自己秘密生产的高仿品。还有人在网上有鼻子有眼地披露,说宋哥将真假两种物件先设法带去国外,弄张发票做局。过了两年再报关回国,打上火漆“出口转内销”。这样一来,假东西披上“外销瓷”、“海归瓷”的外衣,好卖。真东西则逃避了《文物法》的追责。

  说归说,做归做,这一行又有谁能够拍着胸脯说自己清清白白、干干净净呢?有道是“覆巢之下焉有完卵”,一个几乎是整体违法的文物市场,能有多少一尘不染的合法交易呢?所以呀,像宋哥这样敢于拿出买卖记录,并且拍着胸膛说:“我就是凭借两块瓷片起家,成了亿万富翁!”那是真汉子!那是守法公民!你说三道四那就羡慕嫉妒恨,“谁先富谁光荣”嘛!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