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唐·越窑秘色瓷五棱葵口碗






[日期:2010-03-01] 来源:网络  作者: [字体: ]

 晚唐诗人陆龟蒙所作《秘色越器》中的诗句“九州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使得越窑秘色瓷成为古陶瓷界的一大谜案,直到1987年陕西扶风县法门寺的成功发掘,首次揭开了“千峰翠色”的秘瓷之真实面貌。寺塔地宫内物帐碑记载供奉有“瓷秘色碗七口,内二口银棱,瓷秘色盘子、碟子共六枚。”证实了秘色瓷的烧造应在晚唐,而不是我们常根据南宋人周辉《清波杂志》记载“今之秘色瓷器,世言钱氏立国,越州烧进,为供奉之物,不得臣庶用之。”所推断的五代时期。

  该件五棱葵口圈足碗同其余13件秘色瓷碗、盘、瓶一同由唐懿宗进贡佛祖,出土时外壁包有《簪花仕女图》的绢纸。器物敞口,葵口配以五曲式的浅腹,整个器形犹如婀娜多姿的盛开花朵。胎釉凝结浑然一体,通体施青灰色釉,釉色均匀清亮,晶莹明彻。器高9.4厘米,口径21.4厘米,腹深7厘米,足高2.1厘米,足径9.9厘米。由于其既是“贡君”,又是“贡佛”,自然体现了晚唐瓷器烧造的最高水准,从中可以想见当年窑工们对瓷土进行粉碎、淘洗、陈腐、炼制时诚惶诚恐的情景。精工细作造就了胎质的均匀、细致、紧密,少气孔和掺杂物。器壁不见开片,说明胎釉的膨胀系数达到一致,而它应是被置于龙窑最底部靠近火膛的位置烧造而成,确保了烧造温度和供氧量。当然,秘色瓷最引人关注的是其“千峰翠色”的青绿釉面,达到这般釉色首先需要高度控制窑内的烧造气氛,让器物在供氧不足的还原气氛中烧成,使釉料中的氧化铁被还原为青绿色。为了保证外表美观,它还采用了单件匣钵烧造的方式,因此器底不见支烧痕迹,器壁满釉而不染烟尘。

  从审美心理的角度,古人在瓷器烧造的历史进程中贯穿着一条崇尚淡雅的主线,从原始青瓷的青褐色釉到六朝初唐的青黄釉,再到晚唐的青绿釉。越窑地处南方的水乡泽国,在青山绿水的环绕中,人们自然希望自己使用的器物能与自然融为一体。同时,器物釉色的改变也体现了瓷器烧造技术的提升,从青褐釉到青黄釉需要掌控釉层厚薄和胎釉结合程度;从青黄釉进至青绿釉则需要提高釉料配方以及烧造气氛,这种改进甚至还延续到了后期北宋汝窑天青色釉和南宋龙泉窑的粉青、梅子青釉。而当心理条件和技术条件都就位时,产生“千峰翠色”的秘色瓷器,以至“末俗尚靡,不贵金玉而贵铜磁(瓷)”的社会风尚便是水到渠成了。“捩翠融青瑞色新,淘成先得贡吾君;巧剜明月染春水,轻旋薄冰盛绿云。”晚唐的徐夤在《贡馀秘色茶盏》中为我们勾勒了一幅制作、进贡和鉴赏秘瓷的历史图卷。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