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定窑文化特征及工艺形成——淋釉(泪痕)






[日期:2014-06-05] 来源:《定窑研究》   作者:陈文增 [字体: ]

 

    定瓷淋釉俗称泪痕。出北宋定州造者,白泥素釉,有涕泪痕者佳。它是定瓷生产工艺过程中所呈现的一种自然现象。主要形成原因是由于器物在施釉时釉层重叠聚集,经过烧成熔化而形成不同形式和颜色深浅不一的釉缕,凡一窑产品到出窑为止,都不可避免地暴露出来。

    对一般陶瓷来讲,淋釉应该是忌讳的,尤其是在现代日用陶瓷和典雅华贵的现代美术陶瓷中,出现不规则和大小不等的淋釉,必使产品大为逊色。然而在定瓷(包括工艺品)器物上出现,则是另一种味道。千百年来,淋釉一直被认为是鉴别定窑真伪的一大特征,而被仿制者抓住不放。据说,在古代定窑初生产时期,人们认为淋釉是一种缺陷,所以绞尽脑汁,千方百计想把它剔除,但却难以做到。从根本上讲,定窑的瓷釉配方合成里有一种黄土,习惯称为套土(产于定窑遗址附近的套里村),为定窑白瓷釉配方不可缺少。这种黄土,因其含铁量较高,故在烧成熔化中,根据烧成气氛及火候等原因呈现出青白、米黄、牙白等不同色彩感觉。淋釉越厚重,色感则越强;黄土的配比量越大,釉面则越暗,其淋釉效果则越明显。

    在现代定窑白瓷仿制过程中,为了表现定窑淋釉效果,甚至为了表达一种突出现象,故意将施好的器物,进行弹点或笔涂,使之造成一种淋釉。由于这种机械的人工所致,很难做到自然,缺乏神韵,没有那种原始的淳朴的天真美。稍有一般鉴定常识的人,一看这俗不可耐的淋釉做作效果即知是拙劣的仿制品。古代淋釉为什么那么自然,这个道理很简单,就在于古代人们对淋釉并未像后人那样,把它作为一种特征刻意加以保留和处理,而是在制作过程中自然形成的一种效果。古今都一样,器物施釉都要经过操作者浸釉,翻手控釉等过程。由于所施釉的器物造型不同,所以施釉所表现的手法也不同,这样,器物所呈现的淋釉效果和呈色也应不同。任何一种淋釉效果都是通过施釉手法和器物形式所呈现的一种自然现象。根据器物施釉过程,或正流、反流,或聚集或重叠,都形成于一种规律之中。包括手上的釉不慎滴下的情况,都隐隐约约,表现着一种动作规律。不论出现在器物外部还是内部都是很美的,而决非按方位进行点缀者所能比拟。

    淋釉的表现形状,主要根据操作者工作现场、手法等所致。但一般则呈圆状、长圆状,另有一种不规则状。圆状和长圆状是根据施釉时控釉所致。取仰式,釉则向底部淌,直至不能流动为止。取俯式(即器物口部向下)控釉时,釉则顺势向口部流,适可而止。不规则淋釉的形成原因很多,一是由器物造型不同所致,比如折腰碗与平底碗所呈现的淋釉现象则不同;瓶、罐类与盘、碗类所呈现的淋釉现象亦不一样;一个人操作手法与另一个人操作手法更难一致。故其产品的淋釉效果是千变万化的,并非根据某一种产品(古代的)淋釉现象去死板强调和套用。

    淋釉是烧成熔化过程中,由聚釉叠釉所呈现的一种自然现象。因为釉色本身具有流动性,这种流动性主要在高温下产生。但根据

高温熔点的差异,自然决定着器物淋釉的流动幅度。正常情况下,在平底器物或盖子等部位的淋釉多为圆状。在直立式或折腰及斜立式器物上多为长圆状。

    定窑以外的陶瓷,由于坯体和釉而呈色一致,烧成后一般看不出有任何区别,甚至难以分清坯体和釉层。故纵有淋釉现象,也难分清不同的颜色效果。定瓷则不同,由于它的坯质与釉质具有较明显的呈色区别。烧成效果像是在坯体上裹了一层淡色的轻纱,或泛青或泛黄,形成与坯体原色有机的比衬,故产生很明显的淋釉现象。

    定窑淋釉的产生,以上提到的原料和叠釉聚釉两种因素,只是产生淋釉的两个基本条件,而离开烧成气氛则难以达到理想。在古代,定窑窑炉建造得非常小。从北镇村定窑发掘的窑炉情况看,窑容量在3-6m,恐怕已算大窑了。虽然北方一般都烧氧化焰,而由于窑炉太小,烟火在窑体内存留时间过长,有时不得不形成短时间的还原气氛。仅此而已,淋釉色泽便产生了。现代仿制定窑过程中,用梭式窑采用氧化焰烧成,效果一般不理想,还必须在高温阶段釉色熔化流动时给转换一些气氛。事实上,北方定窑烧成气氛应为弱还原焰或戏称之为还原氧化焰。只有理解这个道理,才有可能掌握古定窑淋釉的形成。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
相关新闻       定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