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李建东|初探鹤壁窑垫烧具的演变与发展






[日期:2021-01-15] 来源:李建东  作者: 河南鹤壁/李建东 [字体: ]

二、鹤壁窑垫烧具的传承与发展

图13—1

图13—2

 

图14

 

唐代鹤壁窑使用的垫烧具是三叶形支钉,采用叠烧法(见图11)。宋金时期鹤壁窑在沿袭唐代烧造工艺的基础之上,由原来叠烧的器物,如碗、盘类,采用器内底使用垫饼烧造方法,烧后器内留有三足饼支钉痕(见图2)。窑工在继承的过程中,不断改进支烧的工艺,从宋代碗的标本中看,器的内底有一压环,环心中留有细长的支钉痕,发现有三枚、四枚、五枚不同枚数的支钉痕,这是一种改进的呈断面的三角形的细长支钉(见图4图)。这种钉痕与唐代支钉痕有了质的改变,这一时期已淘汰了三足垫饼支烧工艺。而金代的盘的标本中发现有六枚三角形支钉痕。还采用了一种在盘足面上用五片瓷土作衬块的支烧痕(见图3)。在承袭使用三角形支钉叠烧之外,开始采用“衬块”垫烧(见图2~图3),在器底部环衬小块垫饼泥,成五点梅花状支具。在器与垫圈分离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支钉断留和垫圈粘接不如人意的地方。为了改进这一现象,窑工在支烧前,防止器与器之间粘接,撒上石英砂粒,减少了窑粘的现象。窑工在顿悟总结的过程中,尝试使用细白石英砂粒(堆)支烧的工艺(见图6)。鹤壁窑工为了创烧白釉瓷新产品,开始覆烧法工艺的探索,改造耐火粘土匣钵,采用薄胎泥质匣钵,专门研制一种环形支圈(俗称覆烧圈),装烧时可以一环扣一环,象套蒸笼一样,层层叠放(图13—1,图13—2),环形支圈匣钵取代了厚重的耐火粘土的匣钵。这一装烧工艺的改进,大大提升了窑炉的装载容量,既节能又提高了产量。一次次技术的试验,每走一步都付出了窑工们艰辛的劳动,探索永不停步使鹤壁窑不断走向成熟显著标志。金代中后期砂圈叠烧法应运而生,在器皿施釉入窑之前,刮去器心一圈釉面,形成露胎涩环圈(图14),然后将器足底部置于其上,无釉的器足与涩环圈对接,避免了器物之间的粘接,降低了成本,提高了产量。到了元代鹤壁窑大量使用覆烧法,器与器之间普遍采用石英砂堆叠烧,从收集的标本来看,一般器心中放3至5堆石英砂(见图6),而三角形支钉已基本不在使用。

 

 

图15

图16

图17

图18

图19—1,图19—2

图20

鹤壁窑遗址出土的支垫窑具品种十分多样,本文发现破解的部分烧造的垫具,还有一部分无法还原古人真实的历史面貌,为何捏制成如此之样,其使用方法怎样呢?诸多的未解之谜留作以后慢慢的研究解悟吧。从本文中的实物标本可以了解,鹤壁窑烧造支垫技术是经过了几代窑工的总结和提炼,形成了鹤壁窑独特的工艺技术,其装烧技术的掌握,也成就了鹤壁窑在宋金时期,成为北方民间窑业烧造的大型窑场之一。在唐代裸烧与匣钵装烧的基础上,宋代鹤壁窑普遍采用匣钵烧, 金代革故鼎新,不断改进装烧工艺,创烧出了至今都为之称道的细白瓷(图15)、黑釉线条罐(图16)、油滴釉茶盏(图17)、金黄釉大盆(图18)、青瓷(图19—1,图19—2)等等,元代鹤壁窑钧瓷的烧造,实现了自我的突破,以“张”字盘为经典的一批文字纹钧釉瓷器(图20)惊现于世,令人刮目相看。独树一帜的鹤壁窑在中国陶瓷史上,留下自己浓墨重彩的一笔,为今天的人们认识鹤壁窑,研究鹤壁窑提供了非常珍贵的实物标本。

 

(此文发表于《理财收藏》杂志2020年第9期,总第362期,第66-71页刊发) 

 

 

 

  作者:李建东

  单位:河南省 中原古陶瓷研究重点实验室特聘研究员

  地址:河南省鹤壁市淇滨大道213号,市政府第三办公楼二楼西,鹤壁市文联

 

  邮箱:hwssrs@126.com

  手机:13033890223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