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民国瓷为何多仿古?






[日期:2012-03-20] 来源:新浪微博  作者:佚名 [字体: ]

    但那时也有中国人自己把宋代钧窑名瓷卖到纽约的。1919年,琉璃厂古董商中传出,张式如手中有件宋钧窑渣斗,蓝色乳光釉,蓝中带红,几朵彤云般的海棠红,好像飘荡在蓝天中的晚霞,光泽十分优雅。它同故宫武英殿古物陈列所陈列的那件宋代钧窑渣斗一模一样,可能原来就是一对。张式如在西什库开了间古玩铺,同琉璃厂延古斋同名号。有一天,一个手拿小皮鼓、肩挑扁担的收细软旧物的打鼓小贩,给张式如送来一个很脏的“痰盂”,说是一个太监卖给他的。经过刷洗,那“痰盂”显露出原来的模样,竟是一个宋代钧窑渣斗。经过洽谈,张式如花500现大洋买了下来。打鼓的小贩拿着这笔钱,回到香河县老家,置了十亩土地,盖了三间小房,从此就不再到北京走街串巷了。民国初年,国民党元老张静江支持开办了中国第一家出口文物的私人公司——卢吴公司。卢钦斋驻巴黎,姚叔来驻纽约,上海的吴启周、北京的祝续斋给他们进货;还有缪锡华在南京、苏州、杭州收买古玩,运往上海,再由吴启周发往巴黎或纽约。姚叔来的英语好,张式如的法语好,他们两人又都是天主教徒,原来关系就不错。1919年,姚叔来从纽约回到北京,他听琉璃厂的同行人说,张式如手里有宋代钧窑渣斗。张式如拿出来给他看,看过后姚叔来觉得这样好釉色的钧窑器只能是皇家才有,这和武英殿摆着的那件就是一对。张式如说,他不卖,自己收藏。不料姚叔来张口给了一万现大洋。而这个渣斗在北京最多也就卖五六千块钱。张式如转眼间就成了富翁。姚叔来携带这个宋代钧窑渣斗回到美国,在纽约拍卖,引来众多的美国富商、财团和文物收藏家,轰动了全市,成为美国一大新闻。最后成交额是多少,传说不一,无从考证。但姚叔来在纽约上流社会中出了名,却是事实。

  清末民初北京的一些古玩店铺就是靠贩卖清宫文物而发达起来的。八国联军侵华,在慈禧太后西逃的一年多时间里,宫里的文物丢失很多。慈禧太后回銮京城后,要下旨查抄全城。亲信庆小山奏请以收购代查抄,获恩准,便在隆福寺设收购站,让管家常惠川在那里当差。内务府总管文索看准这个时机,出资9000两银子,在琉璃厂开设延清堂,请丁济谦当掌柜,把常惠川的收购生意拉到这边来,合伙做官窑瓷器生意。

  由此可见,民国初期古董瓷器市场十分混乱:本来应由政府部门专门接管的故宫珍贵瓷器,通过明押暗卖,大量流失到社会上;很多不应出口的国宝级瓷器,被以各种方式运到国外,而且卖给外国人时往往价格很低;流散到社会上的历代精品瓷器,成为仿古瓷的直接仿制样本,客观上助长了造假之风;古董商真伪兼营,市场上鱼龙混杂……

  民国仿古瓷就是在这样特殊的历史时期,在这样特殊的收藏、流通背景下,被大量生产而流布于世的。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
相关新闻       民国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