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真假难辨的元青花






[日期:2012-10-27] 来源:文汇报  作者:范昕 [字体: ]

      分辨真假,还不都得凭鉴定。如今的仿品,早已能够攻克鉴定的城池,不仅凭经验的“眼学”,更有依靠科学仪器的测试。黄云鹏说,新仿品通常所含有的氧化锌、碳酸钙等新成分是可以规避的,如果完全按照老方配釉,新元素根本测不出。况且,有条件为古陶瓷进行科学测试的单位参照物不一样,得出的数据也不一样。鉴定这件事,本来在不同的人或机构看来就难以得出一致的结论。

  在艺术品市场行情尚未抬头的年代,仿古瓷是作为一个重要的艺术品门类存在的,自古就有,不少陶瓷鉴定的权威人士都做过。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当时仿古瓷被制造出来,更多的是为了传承外销瓷的技艺,就是按照工艺品的价格收钱,而非古董。只可惜,如今仿古瓷被越来越多的人拿去坑蒙拐骗了,这才改变了仿制者的初衷,也搅混了艺术品市场这摊水。

  元青花不仅仅代表天文数字

  元青花瓷开辟了由素瓷向彩瓷过渡的新时代,其富丽雄浑的风格、层次繁多的绘画,与中华民族传统的审美情趣大相径庭,可谓中国陶瓷史上的奇迹,同时也使景德镇一跃成为中世纪世界制瓷业的中心。我们与其关注元青花在艺术市场上的惊人价格,不如关注其背后的艺术价值、文化价值。

  纹饰:杂剧兴盛催生人物故事题材

  元青花纹饰题材中值得特别重视的,是人物故事题材。其中又以战争题材居多,如鬼谷子下山,蒙恬将军,萧何追韩信,尉迟恭单骑救主、三顾茅庐涉及的都是与军事有关的人物。有学者认为,这与蒙元统治者“尚武”的习俗有关。陆明华告诉记者,元青花人物故事题材的作品绝大多数是元青花中最具艺术性的重要作品,通常有着良好的构图,出自精心制作,所有者或使用者绝非普通人。据称,人物故事题材元青花存世不足20件,这也是元青花大罐“鬼谷子下山”拍出天价一大因素。

  瓷器中的人物故事题材前代少见。它的出现受到元代勃兴的戏剧艺术影响,其内容大多可在元曲唱本及其插图版画中找到原型。

  元代是杂剧兴盛的时代,涌现出关汉卿、王实甫、白朴、马致远等一批剧作家以及《窦娥冤》、《西厢记》、《汉宫秋》等一批流芳百代的作品。元代也是杂剧普及的时代,流行于市井茶肆,植根于平民百姓之中,当时瓷器只是其中的载体之一。

  工艺:宝石蓝拜苏麻离青所赐

  鉴定或识别中国历史上各个时期的青花瓷器,青料是其中一项密码。我们可以通俗地将其理解为染色剂,烧瓷器时画在陶瓷坯体上。

  现在国内外学者的一致认为元代中后期青花瓷器所用的青料是苏麻离青。这种青料通常被认为是从西亚引进的,含锰量较低,含铁量较高。含锰量低,意味着青色中的紫、红色调将会减少,在适当的火候下,能够呈现出宝石蓝一样的鲜艳色泽。含铁量高,意味着青花部分会出现黑疵斑点,这种自然形成的黑斑,和浓艳的青蓝色却又相映成趣。典型的苏麻离青产生的艺术效果,浓艳、晕散,料色熔融在釉中,好似深入胎骨一样,特别是浓色处出现铁锈般的银黑色结晶斑点,在一定光线下有锡光色,而且呈三角形结晶,用手抚摸釉面凹凸不平,用这种青料描绘的纹饰具有中国画的水墨韵味。用进口的青料绘彩,烧造青花瓷器后再出口,也是一种“来料加工”。

  此外,元青花瓷胎的用料也很特别。景德镇瓷用料有一个渐变的过程。唐五代时,瓷胎由单一的瓷石构成,宋末元初起,发明了瓷石掺合高岭土的二元配方,有些原料中高岭土达20%。二元配方使得瓷胎中三氧化二铝的含量得以提高,这样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瓷胎在高温条件下的变形,保证了大件器物的制造,同时提高了烧制温度,使瓷化程度增加。在此基础上,像是直径近60厘米的大盘、高达70厘米的大瓶等体型巨大的青花器物才得以烧出。

  造型:异域风情或因定向生产

  元青花的造型受到了伊斯兰文化的影响,多少见证了元代那一段中西文化交流的盛况。元青花中多见大盘、大碗,这与中国传统的瓷器造型不同,倒与中亚、西亚的陶制、金属制大盘相似,似乎符合了伊斯兰地区围坐共食的饮食习惯;扁壶也是元青花的重要器型,这是随身携带的盛器,对于善于经商而经常外出的穆斯林颇为适宜;一部分元青花作八方造型,给人一种线条挺拔硬朗的感觉,与中亚、西亚金属器多边棱角的风格比较接近,也与波斯纺织品上流行的八方形图像相一致;元青花也有匜,有学者认为它与古代的匜虽有某些相似之处,但并不相同,而14世纪中东地区铜器中却有与之更为接近的器物,如果是用作净器,青花匜的用途或许与“军持”类似,是穆斯林用于净手的器具。(范昕)

  (原标题:真假难分,元青花摆脱不了的尴尬 )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