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谁在收藏中国》——噩梦圆明园






[日期:2012-11-18] 来源:《谁在收藏中国》 第七章  作者:吴树 [字体: ]

“联军司令官坐在象是用黄金雕成的金龙宝座上,宣布拍卖开始。第一件拍品是一只标有皇帝年号的珐琅彩瓷瓶,被一位英国军官花20英镑买得。接着,我们的中尉花50法郎拍得一幅字画……过了一阵子,大家都说拍卖太费事,就由长官报个价,挑先举手的人掏钱买了。这样,速度果然快多了,一天下来,摆在大殿里的东西卖掉了三分之一。第二天速度更快了,我买了三件中国古代青铜器,总共花费250法郎……拍卖一共进行了三天,几乎每个士兵都买到了几件中国宝贝……” 

  ○强盗逻辑 

  随着时间的推移,崇拜征服者的狂热渐渐退潮。西方绅士们用亚洲犀牛角制作的烟斗、非洲象牙制作的手杖取代了过时的毛瑟枪,用温文尔雅的谈笑,清除全世界人记忆中那一幕幕野蛮屠城的“风光”。现在的人们,只能在西方强大的宣传机器里读到这些义愤填膺的西方义士如何为世界和平、人类民主摇旗呐喊,却看不见、读不到他们对父辈曾经的罪恶有只言片语的悔过与反省。“英法联军”、“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这些字眼在西方语汇里仿佛从来不曾有过,甚至是对于他们博物馆里那些中国文物的来历,也没有真实的讲解。 

  可是,对于这一段用血与火记忆下来的历史噩梦,中国人当然不会轻易忘记,并且有着刻骨铭心的切肤之痛。今天,尽管圆明园遗址周围高楼林立、歌舞升平,但是,中国人的心痛并没有在莺歌燕舞中消停。因为,圆明园遗址里残存的那几柱耻辱犹如毛刺扎在我们的眼睛里,当年那些西方强盗们的后裔对他们祖先非法占有的中国文物的无耻叫卖,犹如一块块巨石,沉压在我们的心头。 

  据美国历史学家统计,仅从1861年到1866年,伦敦就进行了大约15次圆明园物品的拍卖。如著名的《圆明园四十景图咏》册页,就是当年被法国军队将领杜潘上校从圆明园盗回巴黎拍卖的,现存法国国家图书馆。从20世纪中期开始,随着中国古代艺术品的价格在国际拍场逐步升温,一些曾隐姓埋名的中国国宝也逐步浮出水面。 

  2006年1月,在佳士得(微博)拍卖公司举办的伦敦冬季拍卖会上,一件中南海涵元殿上的匾额——“涵元门”匾额面世。这块匾额的来历非常清楚:1901年,普鲁士陆军元帅、八国联军总司令瓦德西率领他的部下攻进清朝皇宫中南海,为了纪念这一“光辉时刻”,这个侵略军头目亲自爬上梯子,用血淋淋的手从涵元殿取下该殿门楣上的牌匾,然后把它和其它一大堆金银珠宝,一起作为“战利品”运回欧洲。为了掩盖这一段不光彩的历史,该英国拍卖公司的图录和口头说明对此件拍品作如是介绍:“涵元门牌匾原悬挂在中南海涵元殿的涵元门上,有汉满两种文字,是1741年的乾隆皇帝亲笔题写……这块匾的背面有4个可以松动的环,是可以从建筑物上取下来的,因而这并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不可移动文物……从中国出口是非常正当的。”先是做贼心虚、欲盖弥彰,后是强词夺理、强盗逻辑。依照这家拍卖公司的逻辑,世界上任何地方的任何东西,只要是英国人鞭长可及、能够搬得动的,都可以据为己有。反过来说,任何国家只要有能力用枪炮敲开英国白金汉宫的大门,岂不就可以“非常正当”地将王宫顶上的“可以移动的”米字旗扯下来充当拍卖品? 

  事隔半年,2006年7月12日下午,瓦德西的另外两件“战利品”——一对青花折枝花果纹六方大瓶在伦敦苏富比(微博)拍卖公司的拍场推出,并以70万英镑落槌成交。这对大瓶原本是摆在大清乾隆皇帝书房里的陈设官窑精品,北京失陷后被瓦德西率领八国联军闯宫掠得。拍卖图录上如是说:“这件瓷器是出自八国联军总司令瓦尔德·阿尔弗烈德·冯,即瓦德西……他曾于1900年到1901年间,为救助被义和团围困的外国人而在北京呆过。也就是说,这两个瓶子是瓦德西在百年前的庚子事变期间所得……” 

  可悲的是,这一美化侵略、违背国际公德的拍卖事件,竟得到中国数百家媒体兴高采烈的报道,均称“它们(拍品)曾经是普鲁士陆军元帅瓦德西伯爵(1832-1904)的藏品……”并为它们的高价成交欢欣鼓舞,欢呼“中国古代艺术品身价逐年攀升!”这样的报道加上转载达数千条之多,读着这些“艳词”,记者不禁潸然涕下,油然体恤到晚唐诗人杜牧当年在秦淮河上的感伤:“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