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吴树:拍场老千与天价做局






[日期:2013-01-14] 来源:《谁在拍卖中国》  作者:吴树 [字体: ]

“一般人可能不知道,拍卖行成功运作一批古董,经常要进行一系列的精心策划,并且分步骤去实施。就像那一批明代青花瓷器,打广告、做宣传造势,还不是马上就可以一股脑全都拿出来上拍,所谓物以稀为贵嘛!几十件没有标杆的东西突然亮相,价格肯定上不去。我们从中挑选了1件器型少、品相完美、制作工艺比较好的物件,事先组织了四五个喜欢倒腾中国古董的客户来参观预展,从陪同客户参观以及跟他们交谈中窥探他们的单个心理价位,然后再专题研究在拍场群体竞争氛围下拍品可能达到的价位,最后才敲定起拍价。

 

  “那是一件明代永乐年景德镇生产的外销青花瓷瓶,起拍价定在120万美金,这在当时美国市场上的中国瓷器当中算得上是很高的价格。我们之所以有信心,是因为几个客户私下透露的心理价位大致相当,我们事先估计成交价会在500万美金上下。结果让我们倍感鼓舞,开拍后,几位欧美的买家相互咬价抬升,接近500万的时候,一位亚裔客人突然举牌,而且一出手就超出前面竞价台阶的两倍,——请原谅,我不能告诉你们那位客人是谁——又经过大约4分钟的较量,那位亚裔买家最后以接近700万美元的成交价拿下了拍品。

 

  “有了高价标杆,接下来的活儿就好干多了,我们先后为那位藏家举办了两场明代瓷器专项拍卖会,拍品全部成交,而且每件拍品的平均价格都在60万美元以上。

 

  “上面这个案例属于拍卖公司的正常商业手法,并没有什么不当之处。另外还有一些案例一旦败露,却会导致拍卖公司身败名裂。2000年,美国的一家大拍卖公司,就曾经不止一次玩过类似于股市中‘倒庄’的手法。我也曾经奉命玩过一次,那一次拍品是一只清代官窑器物,卖家和买家是两个同胞兄弟,哥哥到拍卖会竞买弟弟的拍品。这件事是由拍卖公司和买卖双方协商后操作的,事先三方一起给拍品定好一个真实的成交价,记得好像不到100万美元。上拍后照常竞买,不管拍卖会上的最后成交价是多少,结算时仍然按照最初协商好的价格结账。最后,这件清代官窑器理所当然地转落弟弟之手,成交价好像是1600多万美元,创下了远远高出同期同类拍品数倍的天价,但弟弟付给哥哥的钱还是90几万美元。这样做的好处是拍卖行和买家、卖家三方都获利。哥哥本来就打算用这个价转让拍品,弟弟用低于成交价10倍的钱买下了创下拍卖记录的天价标杆,以后再拿出来拍卖将获得巨额利润;拍卖行不管你怎么折腾,他坐地分赃、旱涝保收……”

 

  欧阳先生最后说:“我们中国人真傻,总是把洋人的好话当‘人头马’喝,几句就可以把我们灌醉,以为洋人卖的东西就是好东西、就是国宝,相信那些洋拍卖行是为了帮助中国人实现‘国宝回归’!呸!真正的好东西都叫洋人摆进他们的博物馆里了!有谁见过英国拍卖行把大英博物馆囚禁的中国绝品文物拿出来拍卖?”

 

  我的第三位受访者是中国内地一位富豪收藏家的艺术主管齐小姐,她曾先后几十次代表老板去境外参加国际艺术品大拍,据齐小姐自己讲,由她经手买回来的中国古董总数有几十件,成交额达数亿元人民币。讲到境外拍卖公司的商业手段,齐小姐感受颇多。

 

  “一般人都说,在国内拍卖公司买东西很难让人放心,主要是假货、赝品太多,拍卖公司的毛病也多。其实国外拍卖公司也未见得那么十全十美、洁白无瑕,只不过是各有各的猫腻而已。我去境外参加艺术品拍卖会不下100场,刚开始也和大多数初次出海‘泼血’的同胞一样,老是上当受骗——你不知道‘泼血’是什么意思吧?这是我们这边圈内人的话,专指去海外参加拍卖会、烧大钱竞买文物的行为。

 

  “别看那些外国拍卖公司表面上文质彬彬、礼貌周全,又是发邀请函、又是请你参加酒会,那只不过是他们前期垫付的钱而已,最后还得让我们加倍偿还。就这样也有区别对待,你只要跟那些欧洲人站在一起,哪怕人家不买他的东西,拍卖行工作人员也明显用正眼看高鼻子、斜着眼看我们。这还不讲,有些拍卖行赚了你的钱,还要给你设局。

 

  “我亲自经历过这样一件事,去境外竞买一幅中国画。因为我是第一次参加境外拍卖会,老板怕我经验不足,便让那家拍卖行给我推荐了一位很有名的亚洲艺术品鉴定专家当顾问,我们按照一定比例给对方支付劳务费。后来你猜怎么着?那个所谓的专家是一个走黑道儿的艺术品经纪人,大嘴吃三方,除开拍卖行给他开工资之外,我们买卖双方他都‘通吃’。在我们这边尽量夸张拍品的艺术价值和商品价值,煽动我们不惜血本、志在必得。在卖方那边则拍着胸膛保证一定要让你这幅画拍出多少多少天价,然后也按成交价比例再提成一笔钱。这里面只有两个明白人,一个是拍卖行主管、另一个就是那位黑经纪人,我们买卖双方都蒙在鼓里。

 

  “一直到两年后,黑经纪人得罪了那幅画的卖家,那个卖家来找我们揭露事实,我们这才如梦初醒,知道上当受骗了,那幅画根本不值那么多的钱。这次经济危机刚开始,我们就以不到上次拍卖成交价1/3的钱,将那幅画转让给了别人,净亏100万。说来说去我们中国的收藏家太实诚,容易受骗上当,以为人家拍卖的东西价格越高,就越有收藏价值!”

 

  尽管记者更愿意相信齐小姐说的话:“我们中国的收藏家太实诚,容易受骗上当”。但是又不得不指出,贪婪并不是骗子们的专利。在许多场景之下,贪婪是骗子和受骗者共同享有的精神财富。我们常常可以见到这种情况,一些在局外人看来是一目了然的幻局或骗局,但是局内人却乐此不疲地参入其中,为什么?原由很简单,利益所在,谁都想借机分得一杯羹。然而,这种局套里的分配方案,往往不是由弱者来制定,所以,才有了艺术品资本角斗场上的输家和赢家。

 

  提及近年来中国文物在国际拍卖会上不断标新立异、屡创天价佳绩,我们不得不感谢英国佳士得拍卖行。是他们以卓越的战略家眼光,发掘了一个被世人遗忘已久的文化古国,并天才地打断这个文化巨人的肋骨,用以捏造一座座财富的丰碑,从而在极短的时间内,成功地启动了一个成交量名列世界第3位的巨大艺术品市场。我们只要稍加留意就不难发现,中国文物的天价标杆几乎全都出自佳士得和它的冤家伙伴苏富比之神手妙笔。

 

  继2005年天价元朝“鬼谷子”下山以后,2006年,佳士得拍卖行又一口气连续刷新了中国明清瓷器的两项历史记录——在5月举办的春季拍卖会上,一只当年被一对苏格兰夫妇当台灯座用的洪武朝“釉里红缠枝牡丹纹玉壶春瓶”,几经佳士得妙手回春,终从最初42万英镑的成交价飙升至8323万元港币成交,创造了明代瓷器的历史神话;半年后,在秋季拍卖会上,一只清代乾隆朝“御制珐琅彩杏林春燕图碗”以1.5港币落槌,再一次彰显了清王朝遗物不可战胜的财富魅力。

 

  记者读不懂的是,至今为止,分别高高耸立于元、明、清三代文物最高顶峰的此3件宝物,它们的横空出世竟然都那么怪异——“鬼谷子”拍场一见后就彻底“躲猫猫”了,那只“洪武瓶”则完全相反,被新主人澳门赌王史蒂夫·韦恩(Steve Wynn)安置在澳门博物馆公展,赌王说自己并不懂得中国文物,买下这只明显价格被高估的瓶子,只是为了讨中国人高兴,更方便自己继续在澳门做生意;那只以8倍于起拍价成交的亿元“乾隆碗”,则一举打破亚洲艺术品、清宫珐琅彩瓷器等多项拍卖记录。但是,常人一定很难想象:这件拍品的整个交易过程,竟然是香港富豪张宗宪(卖家)、张永珍(买家)兄妹之间的一出“换手”游戏!

 

  这一切,都向我们昭示了一个值得注意的信息:我们流亡海外的帝国遗物已经沦落为西人的金钱筹码,而由佳士得拍卖行炮制的一场场捍卫中华古帝国尊严的“灵魂之战”,很多只不过是在拍卖行牵控下的“富偶”游戏,对于迷恋此道的普通人,甚至是一些虽然家产万贯,但还没富裕到钱多得没地儿花的内地富豪来说,参入其中无异于赌博,倘若一味子盲目跟风,大概最终也只会剩下一样人尽皆知的结局。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