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当代古玩业隐语行话详解






[日期:2011-03-01] 来源:网络  作者: [字体: ]

(三)古玩作伪用语

1.揭二层:古画的作伪用语。年代不久的宣纸本画因原托纸用浆稀薄,日久潮湿而脱落,揭下下面一层,上带有画面渗透下来的墨迹或景色,与原本差不多,作伪者再按照上一层的真迹加以润饰,盖上印章,装裱成品。

2.后加彩:一种常见的瓷器作伪手法。在洗干净的旧器表面重新画彩再以低温焙烧。后加彩作伪方式多种多样,如在便宜的明清素瓷上后加了贵重的珐琅彩、素三彩、斗彩、粉彩等,以达到使其升值、作伪盈利的目的。

(四)古玩鉴定用语

1.品相:品质与外相的意义,泛指收藏品的外观工艺和内在质量的优劣程度,尤其是那些具有一定年代的器物。如称:全品相、品相一般、品相一塌糊涂等。品相是构成古玩价值的重要因素之一。

2.妖气:泛指后仿品和作伪品,作旧时残留的色、泽、光。这种人为的假象,往往具有很大的迷惑性,故称为“妖气”。

古玩业隐语行话的结构

(一)比喻式构词

比喻就是通常所说的打比方,即用他事物来指称本事物。为了保守行业内部的秘密,人们往往选用日常熟悉的事物形象来作喻体去指称所要表达的事物。比喻式构词在古董行业语中占有很大比重。

1.宝鸭,即香炉。古时香炉被制成各种动物的形状,常见者有鸭、鸟、兔、龟形。其中以鸭子的形状尤多,称“宝鸭”。唐代孙鲂《夜坐》诗有云:“划多灰杂苍虬迹,坐久烟消宝鸭香。”宋代李清照《浣溪沙》:“绣面芙蓉一笑开,斜飞宝鸭衬香腮。”这里的“宝鸭”均指香炉。

2.杀猪,就是经营新仿瓷器的人对卖假货行为的一种口语,将有钱的客人比喻成猪。在数千年的农耕文明社会,汉民族几乎家家户户饲养猪,猪成了家庭财富的象征,故旧时江湖市井称有钱人为“肥猪”。“杀猪”就是“宰客”在古董行业语的别称。

(二)借代式构词

借代式构词是用和事物本身有关的特征来构造新词,并用这种特征来指称该事物的一种构词方式。这种构词方式以名词为主,动词很少,形容词未见。

1.借事物外形特征借代事物

双圆:指古代铜镜。用外形借代本体。古代铜镜一般以圆形为主,从外形上看是两个圆形,故而称之为“双圆”。

2.借所容之物代表容器

聚膏:膏指蝾螈或蜥蜴一类动物的油脂,旧时用以点灯。这里是借容器所盛之物代表容器。《切口。商铺。古董业》:“聚膏,灯也。”北周庾信《灯赋》中亦有:“秀华掩映,膏照灼。”

3.以事物的颜色代指事物

中国的“山水画”,以山川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以墨色的浓淡显示层次,古董行称之为“青描”。《切口。商铺。古董业》:“青描,墨画山水也。”又有“彩描”“彩描,花卉画也。”因使用的原材料颜色为彩色故称“彩描”。

4.以数量词代指事物

一张:“张”不是货币数量,而是钞票载体的数量单位。此词甚妙,因可随货币的升值与贬值而浮动。20世纪80年代一张指10元,90年代已指100元。

(三)比拟式构词

所谓比拟,是把事物拟作人,或者把人拟作事物以增强表达效果的一种修辞手法。比拟式构词法主要特征是为了既隐晦曲折又生动形象地突出事物或人的某种特征。这种构词中,以拟人化的词为多,拟物化的词较少。

“口”是人身体的重要器官,以此来构词的不为少数。称碗为“亲口”;酒杯为“含口”;茶壶为“吞口”;笔洗为“大口”;此外还有称砚台为“食墨”、唾壶为“仰承”等均与口有关。也有比拟人体其他部位的名词,如称花瓶为“长颈”,因为花瓶的瓶颈细长形如人的脖颈。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