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谁在收藏中国》—— 一砸千金为正名






[日期:2012-11-16] 来源:《谁在收藏中国》 第五章  作者:吴树 [字体: ]

记者前面说过,对于实事求是,知之则知之、不知则不知的专家学者,作为个体,我非常敬重。但话又得说回来,如同人民法院不能回避疑难案件一样,作为我们国家文物鉴定方面最高权威机构的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对于一些有争议的典型案例,如果一概采取回避态度,势必会造成业界游戏规则的混乱。试想一下,倘若司法部门都去回避疑难案件,我们的法律原则岂不就会松懈、崩溃?诚然,由于文物鉴定在诸多方面的特殊性,如法律法规不完善,而且可操作性不严谨、技术手段单一落后,它与法院断案不具备全方位的可比性,但是它们的人文精神和科学态度却是共通的。就算是对一些文物的认定或否定会引起一些争论,那也无妨,真理越辩越明,真正的学术权威不是靠沉默和不作为来维系的,正常的学术争论总会比概念化的数字口水战,比因为追名逐利而门派林立、相互拆台,要强过百倍。

  尽管紫禁城内有着一些成文和不成文的规矩,用以约束专家们的行为,以保持国家顶级文物机构及“国宝”级文物专家的权威性,但是,一声不吭坐了几十年冷板凳的专家们,在这样一个热热闹闹的世界里,还能够继续墨守成规、耐得住寂寞的圣贤能有几个?每年都会有一些专家溜出宫门,到民间去参加各种各样的鉴宝或讲座等活动,正所谓“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可是,就如同要做真正的神仙,就不能轻易下凡,出了宫门的专家一到民间,麻烦事儿就立即缠身:高科技造假、全息仿真,再配上一个个离奇的故事、一处处诱人的陷阱,不由得你不走眼、不走神、不钻“盘丝洞”。一旦你灵魂出窍,厄运便随之而来——上电视鉴宝,你认定一样东西,给定一个价,底下立马能有成千上万的观众骂你老眼昏花“打眼”了。这还是轻描淡写,更有甚者,编派出持宝者是你七大姑、八大爷什么的,让你老脸没地方搁;你上学习班讲课,下了课就会有人说质(质地)、型(器型)、工(工艺)就那书上的几条,小学生读上几遍也能背出来?骗钱!你若要再上什么鉴宝大会,那就死得更加难看:古董玩器林林总总、新新老老、真真假假、千奇百怪,长着一双凡人的眼睛,谁也不是神仙,能不出错?就算是上帝多给了你几双“慧眼”去雾里看花,你照样死得很难看。每样东西交几十块钱,照你面前一搁,你说假,他个个儿告诉你都是祖传下来的,能有错?我不服!走眼了吧?你说真,他再加上两千块钱让你给出具一张鉴定证书,然后提了东西上拍卖行一家家转悠去,收下了没话讲,若要是拍卖行不收,他能立马找到你骂娘:“什么专家,简直是骗钱!”然后要你退钱,外带赔偿精神损失费,你不赔是不是?好,找家媒体给你曝曝光,让你丢人现眼,几十载英名毁于一旦。近年来,文物市场中由各路神仙惹发的各种纠纷与官司就不算太少。

  有人说,中国文物市场的现状就象一场杂乱无章的闹剧,主角儿并不是人们想象中的文物收藏者和保护者,而是商家和专家。一般收藏者乃至大收藏家,只不过是其中跑龙套的配角而已。当然,我们这里所说的商家是指以文物为商品、以牟取暴利为目的市场参与者,不在乎他们是用何种旗帜与外衣包裹自己。这里所说的收藏者,乃是指那些真正出于对文物的酷爱,以收藏为主要目的的投资者,而不包括那些倒买倒卖的投机者,但包括一部分“以文养文”的收藏家。

  虽然现时没多少人还会从卡尔。马克思的《资本论》里摘抄语录,并运用那些缺乏时尚的经典词句去机械地验证某些时代特性,但是,这并不代表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规律,会在一夜之间像恐龙一样从我们这个星球上彻底消失。商业资本对文物的恶性介入,不可避免地污染了文物市场,一些光怪陆离的财富泡沫,发酵了一幕幕荒诞不经的“国宝大戏”,期间不乏高潮迭起、搞怪连连的华彩乐章,让人看罢忍俊不禁……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