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中国古代窑址概略






[日期:2014-04-25] 来源:中国瓷网  作者:绿宝石 [字体: ]

26.山西省霍县窑

  窑址在霍县陈村一带。创烧于金,而盛烧于元。以烧白瓷为主,光素者居多,间有少量印花装饰。霍县窑器物胎釉洁白,用支钉支烧,器里及足均留有五个小支钉痕。霍县窑即文献记载“彭窑”所在地。元以后烧白地褐花高足杯、碗等器物。  

    27.山西省大同窑

  窑址在大同县瓦窑沟,这里就是《大同府志》中提到的“青磁窑”。烧瓷时间为金、元两代。窑址遗物以黑釉瓷为主,兼有少量茶叶末釉瓷。器物有瓶、罐、盆等。装饰技法有剔花和划花两种。剔花作风粗犷;划花线条较细,以复线水波纹稍多见,亦见有划花水波游鱼者。

  28.山西省怀仁窑

  窑址在怀仁县。金、元时期瓷窑。以烧黑釉瓷为主,器物有弦纹瓶、大口罐等。划花装饰者较多,线条简练,釉面乌黑晶莹。大口罐的口较厚,与大同窑的口沿削平不同。釉有的产生油滴结晶,但发现不多。除黑釉外,还烧白釉、白地黑花、酱釉品种。

  29.山西省浑源窑

  窑址在浑源县。发现窑址3处,以古磁窑烧造年代最早,始烧于唐。窑址遗留不少白釉、黑釉碗、罐标本。度纹装饰与河南瓷窑作风相同,里白釉外黑釉碗具有地域特征。金元两代盛烧雁北地区常见的黑釉剔花瓷。此外,还有青釉、黑釉瓷,白釉划花、剔花、印花、白地黑花及钧釉瓷器。该窑所烧造瓷器品种之丰富多样,在燕北地区是少见的。

  30.山西省榆次窑

  窑址在榆次县孟家井,孟家井旧属榆次县。宋至明代瓷窑。窑址遗物以黑釉、白釉瓷所占比重最大,白釉瓷多有印花装饰,线条粗犷,釉色白中闪黄,因系叠烧,碗心有一圈无釉。黑釉瓷也有以印花装饰者,但数量较少。还发现少量酱釉、青釉印花、白地黑花瓷器标本。

  31.山西省阳城窑

  窑址在阳城县畔沟。金代瓷窑。烧造器物以白釉瓷为主,装饰技法见有划花。器形有折腰盘、碗等。

  32.山西省平定窑

  窑址在平定县柏井村。唐代至金代瓷窑。平定窑的烧瓷历史历经唐、五代、宋、金时期。平定距河北较近,因此所烧造瓷器在造型、釉色、装饰上受到邢、定两窑的影响。以烧白釉为主,兼烧黑釉,装饰有刻划花、剔花、印花。

  33.山西省河曲窑

  窑址在河曲县阳坡泉与硬地节。金代瓷窑。阳坡泉烧造白釉、黑釉器物。白釉瓷有盘、碗、盆等造型。装饰技法主要有划花、印花等,划花线条均为细线条。不上化妆土者釉呈灰青色,为河曲窑瓷器特有的色泽。黑釉器物有刮釉叠烧的碗,数量较多,此外还有弦纹供器。

  34.山西省盂县窑

  窑址在盂县磁窑坡村。宋金时期瓷窑。该窑以烧白瓷为主,白釉器物有光素者,也有印花、刻划花装饰者。白釉器物一般施化妆土,较粗者不施化妆土。除白釉器物以外,还烧造白釉黑花、绞胎、黑釉瓷及低温黄釉陶等品种。

  35.山西省交城窑

  窑址在交城县。唐代至元代瓷窑。唐代烧瓷品种以白瓷产量最大,还发现黑釉斑点拍鼓标本。宋代仍以烧造白瓷为主,装饰技法有凸雕莲瓣纹、釉上赭彩彩绘、珍珠地划花、划花等。除白釉瓷以外,还烧黑釉瓷。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