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景德镇古彩瓷画艺术的情韵






[日期:2013-05-09] 来源:中国瓷网  作者:景德仁 [字体: ]

山东民间剪纸从造型风格上大致可分两类。一类是渤海湾区域粗犷豪放的风格,与黄河流域其他省份的剪纸一脉相承。一类则是更有特点的山东胶东沿海地区以线为主,线面结合的精巧型剪纸,它与山东汉代画像石细微繁缛的风格一脉相承,以其花样密集的装饰手段,使单纯爽快的外型更饱满丰富。

景德镇古彩艺术继承山东民间剪纸豪放的风格,也有吸取山东民间剪纸线面结合的精细之感的特点。

四、徽州“三雕”对景德镇古彩艺术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景德镇与徽州地理相连,人员相亲,同属徽文化圈。灿烂的徽文化对景德镇古彩艺术影响巨大。首先,徽州人历来在景德镇群居,他们的徽文化背景对景德镇古彩艺术的创作从形式到内容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一些徽州人也是也是景德镇陶瓷艺术创作的一支重要队伍。

  “三雕”是在徽文化大背景下逐渐形成和发展的产物。徽州三雕(石雕、木雕、砖雕)是古徽州人民聪明才智的艺术结晶,是博大精深的徽州文化的组成部分。徽州三雕的历史源于宋代,至明清而达极盛。明代初,徽雕风拙朴粗扩,以平面淡浮雕手法为主,强调对称,富于装饰趣味。明中叶以后,三雕艺术也逐步向精雕细刻过渡,多层透雕取代平面浅雕成为主流。清代雕刻细腻繁复,构图与布局吸收了新安画派的表现手法,讲究艺术美,多用深浮雕和圆雕,提倡镂空效果,有的镂空层次多达十余层,亭台楼榭,山水树木、人物走兽、花鸟虫鱼集于同一画面,玲珑剔透、错落有致、层次分明、栩栩如生,显示了工匠高超的艺术才能。

  其雕刻技法有浮雕,杂有透雕、圆雕、线雕与多种技法的并用。“三雕”艺术最重要的是其刀功、技艺达到了“天工人可代,人工天不如”的艺术意境。雕者执刀有力,运刀自如,刀随意动,意指刀达,刀中有笔,相得益彰,体现了刀法与艺术一致,内容与风格统一的手法。

徽州三雕的内容,主要为民间传说、戏文故事、花鸟瑞兽、龙狮、马鹿、名胜风光、民情风俗、渔樵耕读、明暗八仙和博古吉图等。徽州三雕题材受儒文化的影响殊深,多为情节化的人物、故事,如神话典故、戏曲故事、民间传说、生活习俗等。

徽州三雕艺术特色独具、精湛隽永、登峰造极。

砖雕是在徽州质地坚细的青砖上经过精致的雕镂而形成的建筑装饰,广泛用于徽派风格的门楼、门套、门楣、屋檐、屋顶、屋瓴等处,使建筑物显得典雅、庄重。

砖雕题材包括翎毛花卉、龙虎狮象、林园山水、戏剧人物等,具有浓郁的民间色彩。砖雕的风格粗扩、推拙而朴素、细腻繁复,注重情节和构图,透雕层次很深。能在砖坯上雕出情节复杂、多层楼空的画面,从近景到远景,前后透视、层次分明,让人产生精妙无比的美感。

砖雕代表作:屯溪滨江长廊里的《五百里黄山图》大型砖雕,无论从入画景点之多、画幅面积之大、透视层次之众和雕刻手法之全来看,都是登峰造极的绝世佳作。

石雕主要是动植物形象、博古纹样和书法,至于人物故事与山水则较为少见。在雕刻风格上,浮雕以浅层透雕与平面雕为主,圆雕整合趋势明显,刀法融精致于古朴大方之内

石雕代表作为歙县的棠樾牌坊群和黟县西递的“松石”、“竹梅”姐妹石雕漏窗。尤其是姐妹石雕漏窗,左右各一,成双成对,形成了“无字诗、画意对”的艺术佳境;

 徽州木雕的题材广泛,有人物、山水、花卉、禽兽、虫鱼、云头、回纹、八宝博古、文字锡联,以及各种吉祥图案等。

代表作为黟县的承志堂和木雕楼,尤其是承志堂里的雕梁木雕“百子闹元宵”。古祠木雕采用浮雕、镂空雕和线刻相结合的手法,除了梁勾、梁托和门楼的雕龙画凤、历史戏文之外,整个落地门窗的木雕布局有“荷花、花瓶、百鹿”三种图案。有千姿百态、亭亭玉立的各种荷花随风招展;有悠悠漫步、回眸引侣、幼鹿吮乳、母鹿抚舔等各种形态的梅花鹿在自如生活;各种形状、千刀细刻、精致美观的花瓶。观之如入仙境般的雕板画面,令人陶醉。从含义来看,荷花图意味着“和为贵”,教育人们清清白白做人做事;百鹿图意在祝愿祖祖辈辈延年益寿;花瓶图象征人们对世代平安生活的憧憬。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