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出土的墓志记载,郭超岸死于唐元和二年(807年),葬于唐元和五年(810年),证实了禹州生产唐代花瓷的时间下限。唐元和五年属唐代中晚期,这时花瓷工艺技术已相当成熟,可证唐代花瓷的始烧时间应在唐代中期或早期。唐代陶瓷手工业“以釉致胜”的独特装饰技术是我国颜色釉陶瓷蓬勃发展的重要里程碑。这种花瓷由于在黑釉、褐釉、茶叶末釉上,施以呈色不同的釉料,经高温烧制而泛现出灰蓝、乳白色的大块彩斑,或蓝、白、绿、灰相间的流纹,形态各异,变化万千,突破了单色釉的局面,发展为多样装饰,和宋代钧釉有相似之处,陶瓷史学界称之谓“唐钧”。根据《中国陶瓷史》记载:“花釉瓷……利用釉的流动,使它出现像窑变一样引人入胜的艺术魅力;淋漓酣畅,大胆泼辣,似有意,似无意,似有形,似无形,妙趣横生,变幻莫测,为后来的钧釉彩斑开启了先声。”赵青云、许天申在《钧瓷的兴起及其工艺特征》一文中也说:“唐代花瓷的出现,为钧窑的兴起,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钧瓷在北宋成为五大名窑之一,是与唐钧的先导作用密不可分的。”从上述可知,唐代花瓷与宋代钧窑有渊源关系,是钧窑的前身。钧瓷始于唐,已得到陶瓷史学界的公认,并载入史册。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