窑口,多用古代州、郡、县地名。还有一类窑口新成员,来自当代考古发现,历史上没有约定俗成之名,命名时一般取窑址所在地,如石湾窑,窑址发现于广东佛山市石湾镇;林东窑,窑址发现于赤峰市林东镇。
 
窑口的南和北:唐代南青PK北白
今天人们看到多数瓷器表面是白釉居多,但在古代,白瓷尤其纯白色,是很晚才被烧造出来。最早登场的是青瓷,严格来说是带有各种杂色的青灰色瓷器,然后是黑瓷。
南北朝时期,北方大地上今河北邢台内丘、临城一带最早有了白瓷萌芽,由此发展出了邢窑,到了唐朝终于有了真正意义的成熟白瓷。南方的宁绍平原及周边地区,则将原始青瓷发扬光大,在唐朝形成了最优质的青瓷窑场——越窑。
唐朝时期,人们对饮茶的市场需求,客观上促进了瓷业的发展。陆羽品评的各地窑口瓷器,即是其所出的茶碗。当时的瓷器窑火,燃烧在大江南北,其中以北方邢窑、南方越窑为最,形成了邢窑白瓷、越窑青瓷的南青北白竞争格局。
诗人皮日休在诗中写道:邢人与越人,皆能造瓷器;圆似月魂堕,轻如云魄起。
南青北白格局下,当时著名的岳州窑转向长沙,这里的瓷器独辟蹊径,开创彩瓷第一个高峰——这里以长沙铜官镇为主窑场,后来被命名为长沙窑。不过,长沙窑跟其他名窑相比,犹如昙花一现,仅在唐代开出绚丽花朵,后来迅速断代停产,堪称中国瓷器中独树一帜的奇葩。
窑口的东与西:胡焕庸线依旧神奇
将中国主要代表性窑口标注在中国地图上,并将中国人口密度突变线,即胡焕庸线划出,神奇的现象再次出现:大部分窑口在线的东侧,只有两处窑口在西侧。
原因并不复杂:无论作为礼器、实用器、陈设器、艺术品,瓷器都与农耕生产方式、农耕文明密切相关。
地理环境方面,瓷器是水、土、木、火结合的产物,胡线东南侧的季风气候区水资源更充足;烧造瓷器所需高岭土是黏土环境,东南地区最多,而干旱环境很难找到;烧窑需要大量木材,东南降水丰富地区林木资源远比西北干旱区更多。
人文传统方面,易碎的瓷器适合定居地区农耕地区使用,而不适合游牧地区。
窑口遍地开花:景德镇之前的瓷器版图
说起瓷器产地,必然绕不开景德镇——中国陶瓷业的集大成者和最致命的代言人。其实,在景德镇登上历史舞台的前夜,中国瓷器窑口是百花齐放的局面,大多数名窑是在唐宋时期达到自己事业巅峰的。
北方有邢窑、定窑、开封官窑、汝窑、钧窑、磁州窑、耀州窑、博山窑,南方有越窑、岳州窑、寿州窑、吉州窑、建窑、杭州官窑、龙泉窑、婺窑。当时熊熊窑火,北到白山黑水,南到南海之滨,既有用于宫廷使用的御用窑场,如越窑上林湖窑场盛产宫廷所用的秘色瓷,为宋代宫廷服务的汝、定、官、哥、钧,也有大量用于百姓实用器,还有更多的海量瓷器,是为了外销。
所谓海上丝绸之路,其实主要运输内容是瓷器。
前景德镇时代:先学南青、再学北白
景德镇在宋代并非没有存在感,当时它的主窑场在今景德镇东南湖田村,所以宋代景德镇窑也被人们称为湖田窑,这是景德镇窑口1.0。
唐代邢窑的白和越窑的青,后来分别被定窑和龙泉窑取代——湖田窑最早学习定窑的白,能烧造高质量的白瓷,赢得了“南定”的美誉,后来又学龙泉等窑口的青,模仿之中,竟然不经意间有了创造——湖田窑的代表作,青中泛白、白中有青,被行家称为影青。
 
到了元代,多数古老的窑口走向衰落,南方仅有景德镇(饶州)、龙泉(处州)依旧延续辉煌,但前者上扬、后者下坡。究其原因,最主要的是景德镇出产的高岭土又细又白,杂质少。
原料优势基础上,景德镇窑继续发扬了自己的优点:善于学习和发明创造。元代开始,引入西亚地区的独特染料,瓷器进入青花时代,景德镇从明初开始变成御用窑场,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