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烈的跌宕飘逸,是当地民众心性和历史积淀的最好呈现,不失为陶瓷(确切讲是“北方粘土质陶瓷”)和陶瓷艺术中最富有准确装饰语言的优秀一例。
  作为耀州瓷延续到清代的主导产品之一,苜蓿花多在碗、盘、碟、杯上表现,在陕西铜川市的陈炉窑、白水县的西河窑、黄陵县的店头窑、澄城县的窑头窑均有生产,以陈炉窑出品为最早、最多、最好。精道的制作和独特的风格赢得了不少市场,曾有少量辗转出口,也被热心官吏呈给了皇室,西太后西安避乱时亦作使用。据闻,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日邦交正常化会谈时,繁重政务之余,日本田中角荣前首相曾向先总理周恩来询索“陈炉的苜蓿花瓷、立地坡的粘土”。经查寻,方晓得是在陕西铜川,却已是货源难觅而人亡艺绝了。然除陕西陶场以外的山西、河南、河北、山东等瓷窑,在向景德镇青花瓷技艺学习时,却是各取所长,一味地模拟釉下施绘和色分五彩的“分水”技术;在图案上接纳了南瓷的牡丹、西蕃莲、菊花、人物、动物、山水、花鸟、博古等纹样,致使耀州窑的蓝花苜蓿花瓷就像当地的秦腔一样“古调独弹”了。
  土制马蹄窑里的粘土质苜蓿花瓷,光是1200至1300℃的高温焙烧就长达七天七夜,几乎没有“核素放射”或“PPM(铅熔出量)”,况且个个都是手工制坯、手工施绘、单件独制式的民间艺术品。一个时代的特定环境,产生了适合于它、流行于那个社会的物品或艺术,当然更有那些创造出那些东西的人。若以刚刚兴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观念来论,不要看简单的抹那几笔,要自然、顺眼到让人能感觉有一点艺术享受的程度,不经二三十年的专业操练,怕是难以完成的。还有那用骡子拉纯木质构件转圈的“水耙法”加工泥料,手搅大石轮“转轮就制”的拉修坯,“熔点”很高的透明釉“老药”,钻蓝的提炼加工和配制,数万件一炉长时间高温度“马蹄窑”烧成等工艺技术的消亡,连数说上点的人都没有,哪里还有能操持的人呢?但我梦想,若以苜蓿花瓷碗盛一碗春天里的头一茬苜蓿菜,将不失为纯东方天人合一的、最美妙、最时髦的新春第一吻!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